[发明专利]一种轮胎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761.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2 | 分类号: | B60C7/12 |
代理公司: | 44228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黎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胎体 橡胶胎 分隔 轮毂 通孔 抗震 体内部 支撑板 腔室 腔体 连通 成型 体内 减震 弹性形变能力 支撑板端部 承重能力 紧密贴合 抗震能力 轮胎结构 气囊结构 腔体连通 使用寿命 免充气 爆裂 密闭 内开 外物 显露 侧面 恢复 | ||
1.一种轮胎结构,其包括呈环形的橡胶胎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内部成型有腔室(10),且橡胶胎体(1)内部还成型有至少一片分隔支撑板(11),该分隔支撑板(11)将该腔室(10)分隔成至少两个隔绝的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所述橡胶胎体(1)内壁向内开设有若干通孔(103),该分隔支撑板(11)端部显露于该通孔(103)中,且该通孔(103)还同时连通该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该橡胶胎体(1)安装于轮毂上后,该橡胶胎体(1)内侧面与轮毂紧密贴合,使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连通后与轮毂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连通的气囊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的厚度为40-45mm,直径为200-250mm;所述第一抗震腔体(101)内壁与橡胶胎体(1)外表面之间最薄位置的厚度为5-5.1mm;所述第二抗震腔体(102)内壁与橡胶胎体(1)外表面之间最薄位置的厚度为5-5.1mm;所述分隔支撑板(11)厚度为4.8-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的截面均呈D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的形状相同,并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外侧呈由两侧向中部收窄并凸伸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内壁成型有用于与轮毂装配的凸环体(12),该凸环体(12)两侧均形成有阶梯槽(121);所述通孔(103)沿凸环体(12)的内壁向内开设,并同时连通该第一抗震腔体(101)和第二抗震腔体(10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1)外表面设置有复数相连通的防滑凸起或防滑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7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