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器件用的耐高温的互作用电路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0131.6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含雁;蔡军;冯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3/38;H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器件 耐高温 作用 电路 零部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真空器件用的耐高温的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无氧铜基底上涂覆光刻胶,经曝光、显影,得具有光刻胶图形的无氧铜基底;
在所述曝光前,还包括前烘的步骤,所述前烘的温度为95-130℃,时间为6-20小时;
在所述曝光后、显影前,还包括后烘的步骤,所述后烘的温度为50-95℃,时间为0.5-4小时;
在所述具有光刻胶图形的无氧铜基底上微电铸一层铜,其中,微电铸的条件包括:微电铸的电铸液中,铜离子含量为18-25g/L,硫酸含量为170-220g/L,氯离子含量为50-70mg/L;
去除微电铸后得到的结构中的光刻胶,得所述真空器件用的耐高温的零部件;
其中,所述无氧铜基底为圆柱形,厚度为5-10mm,直径为3英寸或4英寸,并且在无氧铜基底上涂覆的光刻胶的厚度为0.1-1000μm;
所述微电铸的温度为20-40℃,阳极电流密度0.5-1.5A/dm2,微电铸的频率为500Hz-5K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铜基底表面粗糙度Ra为2nm-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去除微电铸后得到的结构中的光刻胶的步骤前,还包括对微电铸的铜层表面进行研磨抛光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研磨抛光后,所述铜层表面粗糙度Ra为2nm-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为电子和电磁场互作用的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和电磁场互作用的电路为折叠波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1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稀土及其合金的稀土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代铬电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