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出行规划的远程制冷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8383.5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来翔;彭勇俊;习清平;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出行 规划 远程 制冷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行规划的远程制冷管理方法,属于汽车电池领域。针对现有动力电池制冷不及时或者过早制冷的问题,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基于导航数据得到当前行驶工况或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到典型工况,采集当前工况数据与典型工况进行比较匹配,得到本次预测行驶工况;根据后台得到的电池的温度进行制冷管理,如提前闭合制冷继电器使电池降温或在电池温度降下后断开制冷继电器。本发明能够根据导航或者大数据分析结果,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及时打开和关闭制冷操作,在确保防止电池温度过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失,以及制冷不够引发的电池安全方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出行规划的远程制冷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是将化学能转为电能的装置,是未来将取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动力电源,动力电池具有超长寿命,一般来说具有5-10年使用寿命,同时支持快速充放电,耐高温,容量大,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安全等特点。动力电池还是一种环保绿色电源,不使用任何汞、铬、铅等有毒物质,对环境没有污染。
动力电池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而其转化过程的温升直接影响着转化效率和电池的安全以及寿命。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制冷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电池温度过高而影响寿命和驾驶体验等。
现在受限于成本等的要求,主要的制冷还是采取风扇制冷的措施。现行风扇制冷的主要策略为:电池最高温度高于某个值时开启风扇制冷,电池温度低于某个值时关闭风扇制冷。该方法主要的问题是受限于风扇制冷的功率影响,开启制冷较迟可能会导致没能及时将电池温度降下来,最终可能导致电池降功率甚至影响电池寿命,或者是过早开启制冷导致不必要的功率损失。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0024138.8,公开日2019年7月23日,公开了一种预测性电池热管理系统,一种车辆,包括牵引电池和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被布置为冷却所述电池。所述车辆的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所述电池的电流超过电流阈值并且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阈值温度,激活所述电池冷却系统以冷却所述电池。该发明对电池冷却进行了预测性规划,所述规划基于冷却器容量得到冷却能力,进一步转化为电池冷却开启的电流阈值,但是没有考虑到后续汽车行驶的工况,只根据当前的电流来进行判断,假如后续车辆电流有明显减小的趋势,电池温度势必会减缓上升甚至下降,则会导致没必要的制冷损失。本发明基于路径规划,充分考虑后续的行驶工况,不仅对当前温度进行判断,也充分考虑后续行驶温度的变化,即使当前温度较高,但是假如后续工况温升较小甚至下降,则也不会打开制冷,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动力电池制冷不及时或者过早制冷的问题,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出行规划的远程制冷管理方法,能够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及时打开和关闭制冷风扇,在确保防止电池温度过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失,以及制冷不够引发的电池安全方面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出行规划的远程制冷管理方法,系统计算当前工况的电流参数,与已知工况匹配,根据当前工况电池温度和匹配工况电池温度趋势,进行制冷管理。
更进一步的,具体步骤如下:
系统根据接当前工况的导航数据进行典型工况的判断,获取行驶过程中的平均电流或车速;当前工况没有导航数据的根据本次行车的前10分钟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电流参数,与后台已知工况数据比较,电流参数匹配则判断当前行车进行了该典型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