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大规格高碳锰铬钢致密度的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9372.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全;单文瑞;薛伟江;汪德伟;刘绍康;雷三祥;高华耀;陈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0 | 分类号: | B21B1/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吴筱娟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规格 高碳锰 铬钢 致密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规格高碳锰铬钢致密度的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连铸圆坯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连铸圆坯轧制成不同断面尺寸的方钢;对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对出坑后的方钢进行表面质量检查、精整及取样;对精整后的方钢进行预热处理;将预热后的方钢再次装炉进行加热;按照成品材的规格要求,将再加热后的方钢轧制成相应规格的圆钢或方钢;对轧制成相应规格的圆钢或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最后将出坑后的圆钢或方钢入炉退火。通过对连铸圆坯进行多次加热,采用合理的“圆→方”或“方→圆”形变模式,达到了显著提高钢材的致密度,从而使得钢材各项性能大幅提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碳锰铬钢连铸圆坯的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大规格高碳锰铬钢致密度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碳锰铬钢主要是指碳含量在0.8%以上、锰铬含量也高的钢种,具体有轴承钢、工具钢、弹簧钢、帘线钢、桥梁缆索钢、特殊(军工)钢等品种。然而由于高碳锰铬钢种的易偏析元素C、Mn、Cr等含量高,在连铸结晶时固有的钢坯中心C偏析、夹杂物MnS偏析、疏松、内裂等冶金缺陷无法消除。同时,大断面圆坯连铸设备没有末端轻压下,也不利于圆钢坯内部疏松、缩孔、内裂、偏析等缺陷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提高大规格高碳锰铬钢致密度的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高碳锰铬钢的易偏析元素C、Mn、Cr等含量高,从而造成在连铸结晶时固有的钢坯中心C偏析、夹杂物MnS偏析、疏松、内裂等冶金缺陷无法消除,严重影响钢材致密度的技术问题。通过对连铸圆坯进行多次加热,采用合理的“圆→方”或“方→圆”形变模式,达到了显著提高钢材的致密度,从而使得钢材各项性能大幅提升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规格高碳锰铬钢致密度的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连铸圆坯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连铸圆坯轧制成不同断面尺寸的方钢;对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对出坑后的方钢进行表面质量检查、精整及取样;对精整后的方钢进行预热处理;将预热后的方钢再次装炉进行加热;按照成品材的规格要求,将再加热后的方钢轧制成相应规格的圆钢或方钢;对轧制成相应规格的圆钢或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最后将出坑后的圆钢或方钢入炉退火。
优选的,所述对连铸圆坯进行加热包括:选取直径为Ф500~900mm的连铸圆坯;将所述连铸圆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分为第一预热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一均热段。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连铸圆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分为第一预热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一均热段,包括:所述第一预热段的温度范围为850~1000℃。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连铸圆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分为第一预热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一均热段,包括:所述第一加热段的温度范围为1100~1250℃。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连铸圆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分为第一预热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一均热段,包括:所述第一均热段的温度范围为1100~1270℃,保温时间为240~400min。
优选的,所述将加热后的连铸圆坯轧制成不同断面尺寸的方钢,包括:对所述加热后的连铸圆坯进行轧制时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080~1150℃;将所述加热后的连铸圆坯轧制成260×260~420×420mm的方钢。
优选的,所述对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包括:在所述轧制后的方钢温度≥600℃时,对所述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其中,缓冷时间为48~72h。
优选的,所述对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并出坑包括:对所述轧制后的方钢进行收集入坑缓冷时的出坑温度为≤200℃。
优选的,所述对精整后的方钢进行预热处理,包括:对所述精整后的方钢进行预热时的预热温度为50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