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用大型真空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7830.7 | 申请日: | 201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舟;李甲铎;徐滕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聚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41/06;F04C18/12;F04C25/02;F04F9/00;B65B31/02;G01V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盖 箱座 感器 光幕 抽真空系统 密封结合 气缸带动 停止动作 箱体系统 泵停止 此系统 工业用 扩散泵 罗茨泵 旋片泵 真空机 中箱盖 复位 抽气 粗抽 导轨 接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用大型真空机系统,此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抽真空系统和箱体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放好物料后,箱座上升与箱盖密封结合,阀120开启,旋片泵进行粗抽,接着罗茨泵开始工作,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阀120关闭,阀110和阀130打开,扩散泵开始工作,抽气完成后各级泵停止工作。箱体由箱盖和箱座组成,其中箱体固定安装,箱座由气缸带动沿导轨运行。本发明中箱盖和箱座之间安装有光幕感器,在箱盖向上动作时,光幕感器接通,遇到障碍时光幕感器动作,同时箱盖停止动作并复位,提高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真空机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和箱体系统,尤其涉及工业用大批量生产。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真空机系统中,抽真空系统与箱体系统之间的抽气管道往往单个或成对安装在箱体一侧,这样虽然最后能实现真空封装,但工作过程中箱体内部压力不均,从管道口到远离管道口的地方会形成压力梯度,影响真空封装速度与质量,同时,在上下运动的箱体系统中,紧靠停止按钮难以最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由此,为提高真空封装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真空机系统。本系统通过两个抽气管道分别安装在箱盖上部和箱座底部,并且箱体上安装有光幕感器,箱座运行过程中,若遇到障碍即刻停止并复位,提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传统真空机速度慢、质量差和安全性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可均衡压力梯度提高安全性的工业用大型真空机系统。
作为改进,所述真空机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和箱体系统两个子系统。
作为改进,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四个泵:罗茨泵140、旋片泵150、维持泵160和扩散泵170,其中罗茨泵和旋片泵串联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罗茨泵和旋片泵上连接有管道14,管道14与管道13相连,管道12与管道13相连,管道12与管道13端口位于扩散泵的上端,以此将扩散泵与上端与罗茨泵和旋片泵连接,扩散泵的底部连接有管道16和管道15,两管道接通连接到管道17上,管道17通过管道18与维持泵连接,通过管道19与管道14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管道13端部安装有阀120,所述管道17端部安装有阀130。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包括箱盖5和箱座6,箱体通过箱盖顶部的通气管3和箱座底部的通气管4与扩散泵连接,其中通气管4端部为可拉伸和压缩的弹簧管。
作为改进,所述箱盖通过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架7固定安装,箱座通过布置在箱座四角的气缸8可沿导柱12上下往返运动。
作为改进,所述箱盖和箱座上安装有光幕感器。
作为改进,所述箱盖内固定安装有架体13,架体上有封装组,每组包含一个固定安装的支撑板和两个与压板相向对称分布的可通过气缸10同步运动的压板。
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具体方法为:
(一)箱盖固定,箱座上下运动,必须保证合上时箱座和箱盖之间以及管道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性;
(二)可通过增加封装组的方式增大生产率,但封装组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三组;
(三)弹簧管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拉伸和压缩。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两个抽气管道分别与箱盖和箱座连接,可使向内压力更加均衡,同时可通过增加封装组来提高生产率,箱体上安装有光幕感器,可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伤害,提高操作安全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优势功效在于:
(一)两个抽气管分别安装在箱盖和箱座上,使箱体内压力更加均衡。
(二)箱体上安装有光幕感器,可提高工作安全性。的自编码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输出为化合物分子的编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聚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芜湖聚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