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食同源蒲公英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66967.0 申请日: 2019-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0447735A 公开(公告)日: 2019-11-15
发明(设计)人: 陈江 申请(专利权)人: 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A23F3/08;A23F3/12
代理公司: 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向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地址: 564200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蒲公英 五倍子 红茶 人参 药食同源 助消化 饮用 加工技术领域 保健作用 寒性 暖身 鲜品 消脂 虚寒 药香 药性 免疫力 茶叶 中和 申请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药食同源蒲公英红茶,原料包括蒲公英、红茶、人参和五倍子,按照蒲公英100份计,红茶50~80份、人参10~17份、五倍子2~6份,其中上述原料均为鲜品。利用人参、五倍子和红茶的组合,获得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的药性,同时饮用方便,既保持了红茶的暖香,同时兼有人参和五倍子的药香,降低了蒲公英的苦寒,红茶消脂解腻,蒲公英助消化,同时配以人参和五倍子暖身,药食同源,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保健作用显著,即使是虚寒体阴者也能长期饮用。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同源蒲公英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是菊科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婆婆丁等,有多种同属植物均可入药,统称为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de)。

蒲公英原产欧洲,分步极广,全世界约2000余种,我国约70种及1个变种,至少27种中药材蒲公英来源于本属,资源丰富。中医传统上认为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药”,“至贱而有大功”。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乳痛、肺痛、肠痛、痄腮、瘰病、疗疮肿毒、目赤、咽痛、温热黄疸、热淋涩痛、蛇虫咬伤等症,民间也作食用。国家卫生部将蒲公英列入第三批药食兼用资源目录。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蒲公英的可食率高达84%,营养价值丰富。据测定,每100g蒲公英可食用部位含水分84g,蛋白质4.8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11g,粗纤维2.1g,灰分3.1g,能量205.02kj,钙216mg,磷115mg,铁量高达12.4mg,胡萝卜素7.35mg、维生素B10.13mg尼克酸1.9mg、维生素C47mg,以及天冬氨酸1073.2mg,甘氨酸466.0mg,丙氨酸502.0mg,苏氨酸709.9mg,丝氨酸381.8mg,谷氨酸1073.2mg,胱氨酸40.2mg,精氨酸550.6mg,脯氨酸526.5mg,酪氨酸325.6mg,苯丙酸498.4mg,赖氨酸325.6mg,组氨酸180.9mg。可见,蒲公英中各种营养素含量都很高且比较均衡,尤其高铁、磷、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含量及低热量最突出。

蒲公英中的化学成分:蒲公英的花和叶中含木樨草素甲醚、棕榈油酸、茉莉酮酸。全草中含有蒲公英甾醇、皂苷、蒲公英苦素、胆碱、菊糖、葡萄糖、果胶、肌醇、咖啡酸、绿原酸、以及微量元素等。根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萜醇、蒲公英醇、伪蒲公英甾醇、豆甾醇、皂苷、亚油酸、果胶、树脂。花中含有四萜色素。蒲公英同属植物中均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咖啡酸、绿原酸、挥发油、香豆素类、酚酸类、脂肪酸、胆碱、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蒲公英的生理功能:(1)广谱抗菌作用,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2)抗内毒素作用、(3)抗损伤作用、(4)抗肿瘤作用、(5)免疫调节作用、(6)抗氧化自由基作用、(7)保肝利胆作用。中医临床常适用于疗疮肿毒、乳痛、瘰沥目赤、咽痛、肺痛、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需求,越来越多的植物性药材被开发利用,尤其是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不断被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的食用方法,结合我国人民喜好饮茶的习惯,各种保健茶也应运而生,以药食兼用资源的蒲公英制作的茶产品,也已被大众广泛的接受和饮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未经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6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