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型液货舱的鞍座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6910.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卫东;王璐玭;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4 | 分类号: | B63B25/14;B63B9/00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怡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层 承压垫 鞍座结构 分隔板 液货舱 垫木槽 船舶航行 鞍座支撑 船舶制造 船体外板 收缩变形 有效解决 支撑结构 货舱 鞍座 后液 撕裂 填充 装载 船舶 脱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涉及船舶制造领域中的C型液货舱的鞍座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该鞍座结构中的承压垫木的底部位于垫木槽中,承压垫木与垫木槽之间填充第一环氧树脂层,第一环氧树脂层与承压垫木之间设置分隔板,分隔板与第一环氧树脂层固定连接。采用本发明的C型液货舱的鞍座结构,当船体外板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船舶配载变化会发生弹性变形,以及液货舱装载低温货品后液货舱本身发生收缩变形时,承压垫木与分隔板之间可以脱离,能够有效解决第一环氧树脂层被撕裂的问题,避免了鞍座的支撑结构被破坏,提高了鞍座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领域中C型液货舱与船体的安装配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C型液货舱与船体之间的鞍座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领域,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的结构设计与其它类型的船舶相比较为特殊。大型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的液舱为C型液货舱,其放置于主船体内并由鞍座支撑结构提供支撑,整个C型液货舱及其所装载货物的重量均通过鞍座支撑结构传递到主船体结构;同时,考虑到主船体在波浪中的运动以及C型液货舱内部货物运动引起的动载荷作用,在设计时还要求鞍座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因为鞍座支撑结构的受力较大,一般设计原则是在主船体结构强框架和液货舱结构强框架上布置相互对应的支座来保证载荷的传递;鞍座支撑结构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传递各种载荷,同时其自身结构形式必须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应力集中。此外,C型液货舱一般是装载液化石油气等低温货物,所以在装载前后C型液货舱本身会发生热胀冷缩的变化,这就会导致C型液货舱的体积发生变化,也就会使主船体和C型液货舱之间会存在相对运动。
但在现有技术中,鞍座的结构设计和安装过程是直接将液货舱、承压垫木与鞍座的支撑结构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在一起,保证了鞍座对液货舱的约束能力。但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船舶配载发生变化,船体外板会发生弹性变形,同时液货舱装载低温货品后液货舱本身发生收缩变形,液货舱与船体外板之间的距离会因此发生变化,使得承压垫木与鞍座的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产生了环氧树脂层撕裂的缺陷问题,造成了鞍座的支撑结构的破坏。所以提出一种新的鞍座结构和安装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由于船体和C型液货舱变形而造成环氧树脂层撕裂的鞍座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型液货舱的鞍座结构,所述液货舱的外壁为圆弧形,所述鞍座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液货舱底面的上支座,以及安装在船体内底的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相配合;所述上支座包括安装在所述液货舱底面的上面板,所述上面板的底面上设有承压垫木;所述下支座包括通过多个肋板安装在船体内底的下面板,所述下面板的顶面围有垫木槽,所述承压垫木的底部位于所述垫木槽中;所述承压垫木与所述垫木槽之间填充第一环氧树脂层,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层与所述承压垫木之间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层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层沿所述液货舱外壁的圆弧向分为撕裂易发生区与撕裂不易发生区,所述撕裂易发生区处于所述撕裂不易发生区的上方;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撕裂易发生区。
进一步地,所述撕裂易发生区沿所述液货舱外壁的圆弧向的边界分别为上边界面和下边界面,所述上边界面与所述液货舱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5度至15度;所述下边界面与所述液货舱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45度至65度。
优选地,船体外板与所述船体内底之间设有压载水舱,所述肋板与所述船体内底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座还包括: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液货舱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面板与所述承压垫木之间填充第二环氧树脂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C型液货舱的鞍座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6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