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托盘转动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4695.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安娜;陈继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托盘 转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控制托盘转动的方法,应用于托盘机器人,所述托盘机器人包括底盘(1)、托盘(2)、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的零点限位开关(3)、增量编码器(6)和控制部,托盘(2)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由两个零点孔(5)组成的零点位(4),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记录有在所述托盘(2)转动过程中所述零点限位开关(3)与所述零点孔(5)的重合次数以及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托盘(2)的目标转动角度;
基于所述增量编码器(6)确定所述托盘(2)的已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所述已转动角度以及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计算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所述已转动角度以及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计算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和所述已转动角度计算所述托盘(2)的预测剩余角度;
读取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基于所述零点标志位修正所述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基于所述零点标志位修正所述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包括:
读取所述控制部的零点标志位,得到所述重合次数和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
根据所述重合次数和所述已转动角度修正所述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并更新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以及所述目标转动角度;或
根据所述重合次数和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修正所述托盘(2)的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并更新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以及所述目标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合次数和所述已转动角度修正所述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并更新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以及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包括:
若重合次数为0,则θ2=θ1-θOK,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若重合次数为1,则获取所述已转动角度,
当所述已转动角度大于零点相邻角的一半时,θ2=θ1-(a-b/2),将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更新为第一状态,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当所述已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零点相邻角的一半时,θ2=θ1-(b/2),将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更新为第二状态,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其中,θ2是所述剩余转动角度;θ1是所述目标转动角度;θOK是所述已转动角度;a是零点相邻角,所述零点相邻角是相邻的两个所述零点位(4)的中线的夹角;b是零点内角,所述零点内角是同一所述零点位(4)的两个零点孔(5)的圆心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合次数、所述已转动角度和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修正所述托盘(2)的预测剩余角度,得到所述托盘(2)的剩余转动角度,并更新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以及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包括:
若重合次数大于或等于2,则获取最新两次重合对应的所述零点孔(5)的圆心角,
当所述最新两次重合对应的所述零点孔(5)的圆心角大于零点内角时,θ2=θ1-(a-b),将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更新为第五状态,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当所述最新两次重合对应的所述零点孔(5)的圆心角等于零点内角时,查询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
如果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为第二状态,θ2=θ1,将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更新为第四状态,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如果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或第五状态,θ2=θ1-b,将所述托盘(2)的位置状态更新为第三状态,将所述目标转动角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剩余转动角度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6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氧气氧化的羧酸及ε-己内酯联产的新方法
- 下一篇:换电站运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