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3673.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霞;倪少权;赖文静;陈钉均;潘金山;张杰;吕苗苗;李雪婷;陈韬;郭秀云;张慧;廖常宇;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11578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 干线铁路 出行方式 费用函数 影响因素 枢纽站 构建 客流 匹配度计算 方案调整 计算模型 交通方式 列车开行 列车旅客 匹配分析 权重系数 运输能力 匹配度 匹配性 分析 列车 旅客 分担 出行 | ||
本发明属于运能匹配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分析并确定干线铁路到达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2)构建决定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广义费用函数,给出广义费用函数中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3)计算城市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4)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客运枢纽站处的运行情况以及换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旅客的实际出行OD需求构建枢纽站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输能力计算模型;(5)分析干线铁路到达客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能之间的匹配性,给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调整建议。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用于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运能匹配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能匹配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换乘枢纽站干线铁路高峰时段客流到达情况为基础的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区域轨道交通是指该区域内所含的全部可供旅客出行选择的轨道交通方式,主要有: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市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根据各交通方式服务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干线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干线铁路是服务于中心城市之间的客流,主要包括: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
关于广义出行费用,旅客总是倾向于选择对自身效用最大的方式出行,也即出行费用最小的方式,通过分析选择经济、快速、方便、舒适和安全这五个旅客出行的基本要求作为广义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确定城市内各交通方式客流分担率的基础。
客流分担率,是指各交通方式分担到的客流量占整体客流量的比率。
运输能力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某线路或某方向所能运载的总旅客数。
运能匹配可以用于分析换乘方式间运输能力的协调程度。
目前,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在换乘枢纽站处同制式之间的运能不匹配情况,而针对不同制式间运能匹配度的研究较少,且在计算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时很少考虑不同列车、不同线路在计算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现有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1)主要用于分析同制式之间的运能匹配性,对不同制式之间的运能匹配性分析较少;(2)已有的对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运能匹配性的研究,缺少对换乘客流的实际OD需求的分析;(3)在计算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时,主要考虑列车发车间隔、定员人数、满载率和编组数。对不同线路、不同列车之间的差异性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城市内各交通运输方式客流分担率的确定方法、干线铁路到达旅客在到达换乘枢纽站后的实际OD出行需求、干线铁路衔接的不同地铁线路的不同的运输能力计算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运能匹配性分析流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分析影响旅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将旅客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各影响因素构建旅客广义出行费用函数,通过调查数据拟合得到广义出行费用函数中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
(2)计算城市内各交通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并确定各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
(3)根据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与干线铁路客运枢纽站衔接的地铁站处的运行状况的不同,将在与干线铁路客运枢纽站衔接的地铁站处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分为始发列车、途径列车和终到列车;分别构建始发列车、途径列车和终到列车三种列车运输能力的计算模型;在构建三种列车运输能力的计算模型时,考虑干线铁路到达旅客在换乘站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时的实际OD需求;
(4)分析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换乘枢纽站处的运能匹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