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液面确定方法、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8692.6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面 确定 方法 模型 获得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液面确定方法、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获得第一采油井的油层数据、所述第一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将获得的各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动液面确定模型中,获得所述动液面确定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采油井的动液面深度。本申请可以通过预先训练得到的动液面确定模型自动获得动液面深度,无需人工测量,因此可以频繁地获得动液面深度。由于获得的动液面深度更多,因此更好的根据动液面深度对采油井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参数进行设定与优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动液面确定方法、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动液面是采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一个液面。动液面深度可以用从采油井的井口至动液面的距离表示,也可用从油层中部至动液面的距离表示。
动液面直接反应储层对于井筒的供液能力,因此采油井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参数设定与优化、生产故障判断及措施制定都以动液面深度作为判断依据之一。
目前,采油井生产过程中均采用人工低压测试的方式来获取动液面深度。现有的动液面深度获得方式无法频繁获得动液面深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动液面确定方法、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液面确定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采油井的油层数据、所述第一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
将获得的各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动液面确定模型中,获得所述动液面确定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采油井的动液面深度,其中,所述动液面确定模型根据标注有动液面深度的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得到,所述训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采油井的油层数据、所述至少一个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层数据包括:油层深度和/或原油密度;
和/或,所述采油井的生产数据包括:产液量、冲程、冲次、采油井油压、采油井套压、生产故障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注水井的生产数据包括:注水量、注水井油压、注水井套压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数据为在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记录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包括:
将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记录的第一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的油层数据、所述第一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确定为训练数据;
根据数据记录时刻,为所述训练数据标注所述第一历史时间段内记录的所述第一采油井组中采油井的动液面深度;
使用至少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带有动液面深度标注的所述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获得至少一个动液面确定模型,所述至少一个动液面确定模型的输入均为:采油井的油层数据、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动液面确定模型的输出均为:动液面深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动液面确定模型获得方法还包括:
将测试数据分别输入各所述动液面确定模型中,获得各所述动液面确定模型输出的动液面深度,其中,所述测试数据包括:第二历史时间段内记录的第二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的油层数据、所述第二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的生产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二采油井组中各采油井具有连通关系的注水井的生产数据;所述第二采油井组与所述第一采油井组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8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