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7505.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雷;魏一;冯力;边荣国;教颖辉;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32345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月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机器人 路径跟踪 目标路径 偏转 中央处理器 叠加对比 多次测试 跟踪测试 跟踪目标 运动路径 规划 纠偏 振荡 重合 机器人 | ||
1.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路径跟踪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路径规划:将移动机器人预先设定好的目标路径在地图上进行规划,然后将地图上规划好的目标路径输入到移动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内,此时将移动机器人实际运动的路径在地图上进行规划,并将实际运动的路径输入到移动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内;
S2、偏转数据获取:将S1中移动机器人实际运动的路径与预先设定好的目标路径重叠设置,获取移动机器人的偏转角度和偏转位移的数据,移动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后,通过偏转角度和偏转位移的数据进行纠偏,产生新的运动路径;
S3、实际路径测试:将S2中的运动路径纠偏后,然后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目标路径进行跟踪测试,并将跟踪测试的运动路径与目标路径进行对比,两者数据完全重叠即可;
S4、障碍路径偏转:S1-S3中实际运动的路径在遇到障碍物时,会使移动机器人产生回形偏转,沿着障碍物运动,将回形路径替代直线路线,直到感应不到障碍物时重新回到直线路径,当移动机器人重新回到直线路径上时,继续S1-S3中的运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进行偏转数据获取时,需要获取三次以上移动机器人实际运动的路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进行实际路径测试时,需要获取三次以上移动机器人测试路径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障碍物的大小不能超过直线路径的三分之二左右。
5.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装置,包括跟踪路径地图模块(1)、中央处理器(2)、对比模块(3)、目标路径地图模块(4)、纠偏模块(5)、反馈模块(6)、执行模块(7)和障碍处理单元(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路径地图模块(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均与对比模块(3)、障碍处理单元(8)和执行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模块(3)的输出端均与纠偏模块(5)和目标路径地图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目标路径地图模块(4)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模块(5)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6)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处理单元(8)包括距离感应模块(81)、分析处理模块(82)、回形转向模块(83)和输出模块(84),所述距离感应模块(81)的输出端与分析处理模块(82)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处理模块(82)的输出端与回形转向模块(8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形转向模块(83)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84)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未经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5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标识的人体跟随方法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