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7280.0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肖长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D21/02;G08C23/02;G08G3/00;H04W4/029;H04W4/38;H04W4/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船 双向连接 中央控制中心 管理系统 岸基 输出端连接 系统实现 输入端 管理系统实现 控制技术领域 图像信息识别 无线通信装置 信息处理模块 控制中心 风险性 无人化 船载 采集 规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包括岸基管理系统,所述岸基管理系统与自动靠泊系统实现双向连接,并且自动靠泊系统与船载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自动靠泊系统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图像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控制技术领域。该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通过岸基管理系统与自动靠泊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无人化操作就可以实现无人船的自动靠泊,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风险性,提高了无人船靠泊的效率,通过控制中心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实现双向连接,无人船在靠泊的过程中,可以依据采集的各项数据,规划出合理的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船舶靠岸一般都是人为进行控制大多依靠拖轮和船上缆车配合工作,不仅增加了船舶的营运成本,也提高了因人为失误造成损失的风险,而且现有无人船都是通过人工操控无线控制器进行操控,借助人力进行靠泊,人为操作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解决了船舶靠岸一般都是人为进行控制大多依靠拖轮和船上缆车配合工作,不仅增加了船舶的营运成本,也提高了因人为失误造成损失的风险,而且现有无人船都是通过人工操控无线控制器进行操控,借助人力进行靠泊,人为操作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包括岸基管理系统,所述岸基管理系统与自动靠泊系统实现双向连接,并且自动靠泊系统与船载管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自动靠泊系统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图像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综合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超声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超声波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与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图像信息识别模块包括泊位信息识别模块和障碍物识别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岸基管理系统包括处理中心,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第一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第一数据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处理中心与船舶管理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船舶管理单元包括泊位位置信息指示模块和空闲泊位指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与存储单元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岸基工作站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无线紧急制动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