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6174.0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鹏;李波;陈燕飞;郑挺;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12;C08L51/06;C08L97/02;C08L23/08;C08K13/04;C08K7/06;C08K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汽车 制件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60~90%,无机填料0~15%,弹性体PO E5~20%,纤维绒毛点0.5~5%,相容剂1~6%,天然植物纤维1~15%,以及助剂0.2%~3%,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抗冲、低成本、良外观且良气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由于其成本低、密度小、耐化学性能好、加工工艺性好、易回收利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的内外饰中,如汽车仪表板、立柱饰板、门内饰板、副仪表板等。然而聚丙烯也存在力学强度不高,冲击性能差,耐热性不好等性能问题,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满足各类零部件的性能需求。
在汽车产品开发中,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对驾驶舱、副驾驶舱、立柱、甚至座椅都增加了安全气囊爆破配置。侧气帘通常是指从汽车立柱(A柱到C柱或D柱)与顶棚结合处安装的气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弹出,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由于在爆破的瞬间,立柱受到气囊巨大的冲击力,但同时要求立柱不能有碎片飞出、不能脱离钣金件等影响司乘安全的因素发生。因此有侧气帘爆破需求的立柱材料要有十分高的韧性要求,尤其是低温情况下也要有较高的韧性要求。
另外,对于汽车产品,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仅仅作为代步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私人空间,因此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品质感、科技感及人性化。基于此种需求,现有技术通过采用软质包覆或低压注塑等技术提高汽车内饰的感知品质。然而,由于这种技术成本昂贵、工艺复杂等原因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良外观的材料来替代软质包覆或低压注塑,不仅能提升汽车内饰件的品质,同时还能有效的控制应用成本,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再者,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即将实施,因此车内空气质量也是各大主机厂和材料厂商研究的热点,聚丙烯材料作为内饰塑料件的主要原料,其气味必须严格控制,然而聚丙烯材料在高温(挤出和注塑)下都会散发出其特有的气味,是聚丙烯本身高温处理时散发出的气味,难以从材料本身改变。现有技术的气味解决方案是通过后续的热处理实现的,如在温度100℃~130℃条件下烘烤2h~10h,然而,热处理方法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巨大。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抗冲、低成本、良外观且良气味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以满足汽车内饰制件尤其是汽车立柱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抗冲、低成本、良外观且良气味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抗冲、低成本、良外观且良气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适用于汽车内饰制件,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