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5384.8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生;代瑞珍;姚建军;刘春洋;郝涛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0 | 分类号: | B60L50/60;B61F5/30;B61F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李源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轨电车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其中,走行系统用于与设置在车辆中两节车厢之间的车体连接框架相连;所述走行系统包括两组走行组件,两组走行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连接框架的横向两侧;所述横向方向为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该走行组件包括:轴箱;上叉臂,连接在所述轴箱的顶部与车体连接框架之间;下叉臂,连接在所述轴箱的底部与车体连接框架之间;车轮,与所述轴箱转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无轨电车走行系统能够降低车厢的地板高度,有利于降低车厢的重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轨电车走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于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为人们提倡的首选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公共汽车、无轨电车等,其中,无轨电车以其环保无排放、载客量大、基础设施建造较容易、建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在许多城市投入应用。
无轨电车主要包括:车厢和走行系统,走行系统用于实现走行和转向的功能。走行系统通常设置在车厢的下方,由于传统的走行系统结构复杂且高度较高,抬高了车厢地板的高度,使得车厢的重心较高,稳定性较差。而且,无轨电车包括至少两节车厢,而无轨电车在城市道路中行驶的过程中,弯道较多,且转弯半径较小,因此各车厢之间的牵引和缓冲结构决定了无轨电车在转弯过程中的性能,目前常见的无轨电车在转弯过程中均存在稳定性较差、振动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所述走行系统用于与设置在车辆中两节车厢之间的车体连接框架相连;所述走行系统包括两组走行组件,两组走行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连接框架的横向两侧;所述横向方向为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
所述走行组件包括:
轴箱;
上叉臂,连接在所述轴箱的顶部与车体连接框架之间;
下叉臂,连接在所述轴箱的底部与车体连接框架之间;
车轮,与所述轴箱转动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走行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两个走行组件对称设置在车体连接框架的横向两侧,而不是设置在车厢的下方,则位于车体连接框架两端的车厢下方无需再设置走行组件,进而能够降低车厢地板的高度,达到降低车厢重心的效果,提高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尤其是在转弯过程中的稳定性。每个走行组件中包含轴箱及与轴箱转动连接的车轮,轴箱通过上叉臂与下叉臂与车体连接框架相连,上叉臂与下叉臂分别在上下两个位置处连接轴箱与车体连接框架,并在二者之间传递作用力,使得轴箱的上下部分受力均衡。并且,采用独立的上叉臂和下叉臂连接轴箱和车体连接框架,还能够提高车厢在转弯过程中的灵活性,能够适应转弯半径较小的路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无轨电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走行系统与车体连接框架相连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走行系统与车体连接框架相连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上叉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展示的上叉臂中上叉臂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展示的上叉臂中橡胶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5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坠落智能和人工自救装置
- 下一篇:无线自动控制阀装置和阀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