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4820.X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文;王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otch2nlc 基因 ggc 重复 序列 扩增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方法,所述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PCR反应程序为:98℃下反应10分钟;然后进行9个循环:98℃反应30秒,66℃反应15秒,每个循环下降1℃,72℃下反应4分钟;接着是30个循环:98℃反应30秒,58℃反应15秒,72℃反应4分钟;最后延伸步骤72℃,10分钟;上述PCR反应程序大大缩短了PCR时间,将总时间从10个小时缩短至4.5小时,且可重复性高、使用方便、成本略低,极大地提高了RP‑PCR技术在NIID疾病临床基因诊断的应用性,能够满足大规模样品的扩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方法、试剂盒及用途。
背景技术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多器官组织内的嗜酸性透明包涵体为特征。包涵体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非神经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于大脑皮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和脊髓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存在于交感神经节、背根神经节、肠肌丛神经节、施旺氏细胞,在非神经组织中为除骨骼肌、肝细胞外的很多体细胞。由于NIID属于异质性疾病,临床症状多变,无特异性,使得医生难以诊断。
国外实验室的两篇《Nature Genetics》文章,以及国内湘雅医院《American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和申请人已经发表的《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文章相继揭示了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致病机制与NOTCH2NLC基因中GGC异常重复扩增相关。四篇文章中,都运用了重复引物PCR技术(RP-PCR)对致病基因NOTCH2NLC的GGC重复扩增进行检测和验证,证明可以通过RP-PCR的方法对该致病基因进行验证,可用于NIID疾病的临床基因诊断。
然而在上述4篇文章中使用的RP-PCR技术均存在一些缺陷,分别有:扩增时间长,效率低,重复性不高、使用成本略高的缺陷,如日本团队Sone等的RP-PCR技术中,其扩增程序所用的总时间为10个小时,效率低,可重复性低,且成本略高,不能满足大规模样品的扩增,难以广泛的应用于NIID疾病临床基因诊断。申请人发表的文章(Deng et al.,Journalof medical genetics.2019)所使用技术改良自Sone等研究团队的技术,也存在扩增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发明在已发表文章基础上对RP-PCR的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把扩增时间缩减到4.5小时,并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方便使用于NIID的临床基因诊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时间长、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规模样品的扩增,难以广泛的应用于NIID疾病临床基因诊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方法、试剂盒及用途,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时间短、效率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样品的扩增。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方法,包括所述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扩增的PCR反应程序为:98℃下反应10分钟;然后进行9个循环:98℃反应30秒,66℃反应15秒,每个循环下降1℃,72℃下反应4分钟;接着是30个循环:98℃反应30秒,58℃反应15秒,72℃反应4分钟;最后延伸步骤72℃,10分钟。
在所述的方法中,所有循环步骤的变温速率为1℃/秒。
在所述的方法中,还包括NOTCH2NLC基因GGC重复序列的PCR扩增反应体系:
Prime STAR GXL DNA聚合酶,0.25U;
5×PrimeSTAR GXL缓冲液,浓度为1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4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