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能源温度调节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3680.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宸;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孚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7;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61;H01M10/6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能源 温度 调节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21)的能源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机动车(21),机动车(21)上安装有直流空压机(25)和能源温度调节箱(7),其特征在于:能源温度调节箱(7)设置有密封壳体并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电池组(8)和铜管(9),能源温度调节箱(7)的空气流出端通过气管(5)连接电磁阀A(4)的进气口,电磁阀A(4)的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电调温循环管(3)连接四通(13),四通(13)的出气口连接气泵(12),气泵(12)连接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为密封结构,其两端设置有制冷片固定铝板(11-1),制冷片固定铝板(11-1)内侧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0),其出气口连接能源温度调节 箱(7);电磁阀A(4)的另一个出气口的气管安装在空压机进气罩(1)内,用于将能源温度调节箱(7)排出的冷气或热气循环进入直流空压机(25)内;直流空压机(25)连接储气筒(24),储气筒(24)的出气口位置安装有电动执行调速阀(22)并连接涡流管制冷器(17)的压缩空气入口(18)处,涡流管制冷器(17)的涡流管热气端口(20)和涡流管冷气端口(16)分别连接电磁阀B(14)和电磁阀C(15),电磁阀B(14)和电磁阀C(15)的其中一个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连接四通(13),另一个出气口分别将气管连接到泄气孔(19),机动车(21)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的电流极性进行制冷或制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为金属材料制作的箱体,箱体两侧开有方形散热孔(11-2),散热孔(11-2)被制冷片固定铝板(11-1)盖住并密封固定,制冷片固定铝板(11-1)内侧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0),用来制冷或加热,所述散热孔(11-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1-3),防护罩(11-3)上设置有通风孔,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的上部加盖板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2)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能源温度调节箱(7)、电磁阀A(4)、电调温循环管(3)、四通(13)组成直流电调温自循环系统,所述气泵(12)为电控装置,用来驱动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产生的冷气或热气进入能源温度调节箱(7)对电池组(8)进行降温或升温调节,并将通过能源温度调节箱(7)后的冷气或热气重新循环到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内,从而降低电能损耗,电磁阀A(4)常开状态的出气口连接电调温循环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管制冷器(17)的涡流管冷气端口(16)和涡流管热气端口(20)分别连接电磁阀C(15)的进气口和电磁阀B(14)的进气口,所述电磁阀C(15)和所述电磁阀B(14)的其中一个为常闭状态的出气口连接四通(13),另一个常开状态的出气口连接泄气孔(19);所述电池组(8)需要降温时,电磁阀C(15)接通并换向,涡流管制冷器(17)产生的冷气通过四通(13)、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进入能源温度调节箱(7),同时电磁阀A(4)接通并换向,使能源温度调节箱(7)排出的冷气进入直流空压机(25)内,所述涡流管热气端口(20)排出的热气通过电磁阀B(14)和泄气孔(19)排出车外;当冬季电池组(8)需要提高温度时,电磁阀A(4)和电磁阀B(14)接通并换向,涡流管制冷器(17)开启,涡流管热气端口(20)的热气依次进入四通(13)、半导体制冷加热箱(11)、能源温度调节箱(7)、直流空压机(25)、储气筒、涡流管制冷器(17)并循环,涡流管冷气端口(16)将产生的冷气通过泄气孔(19)排出车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孚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孚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6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