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0628.3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陶林;谢虹;朴雨植;金奉奎;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驻车 红外人体感应器 温度传感器 空调本体 红外人体感应 控制面板 空调 室内 鼓风机 驾驶 红外线采集 无线遥控器 离合器 高效节能 环保节能 空调效率 冷凝风扇 无线通讯 智能 出风口 底端面 人性化 压缩机 车内 线束 采集 | ||
1.一种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驻车空调本体、红外人体感应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设置在驻车空调本体的底端面,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通过红外线采集车内人员的位置及数量,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采集驾驶室内的环境温度,所述驻车空调本体包括控制面板、鼓风机、蒸发器、压缩机、离合器、冷凝器、冷凝风扇、干燥瓶、膨胀阀、出风口和无线遥控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冷凝风扇、鼓风机、压缩机、离合器、出风口均通过线束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无线遥控器通过RS485无线通讯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将采集的人员信息和温度信息转化为电流信号,并传输给驻车空调本体中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识别采集的人员信息和温度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后,向所述冷凝风扇、鼓风机、压缩机、离合器、出风口发送运行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包括5个区域,分别为驾驶员座位区域、中间副驾驶座位区域、右侧副驾驶座位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左侧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右侧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有3个,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驾驶员座位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中间副驾驶座位区域和右侧副驾驶座位区域,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卡车座椅后卧铺左侧区域和卡车座椅后卧铺右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遥控器用于驾乘人员预设空调温度值,且在无线遥控器上可手动设置风量和扫风模式。
5.一种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通过红外线采集驾驶员座位区域、中间副驾驶座位区域、右侧副驾驶座位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左侧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右侧区域的人员数量,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驾驶室内的环境温度,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将采集的人员信息和温度信息转化为电流信号,并传输给控制面板;
步骤二,所述控制面板识别所述采集数据,并进行信息处理后,向所述鼓风机、压缩机、离合器、冷凝风扇和出风口发送运行指令;
步骤三,所述鼓风机、压缩机、离合器、冷凝风扇和出风口按运行指令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检测到驾驶员座位区域有人时,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第一出风口由直吹模式调整为扫风模式;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中间副驾驶座位区域或右侧副驾驶座位区域有人时,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第二出风口由直吹模式调整为扫风模式;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检测到卡车座椅后卧铺左侧区域或卡车座椅后卧铺右侧区域有人时,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第三出风口由直吹模式调整为扫风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均未检测到驾驶员座位区域、中间副驾驶座位区域、右侧副驾驶座位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左侧区域、卡车座椅后卧铺右侧区域有人时,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离合器跳开,压缩机停止工作,驻车空调自动进入风速降低、低频运行的怠速运行状态,且在驻车空调怠速运行预设时长后,所述控制面板控制驻车空调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卡车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为1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0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置空调空气循环系统车身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