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把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8844.4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沙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8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把手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把手系统以及用于把手系统的控制方法,把手系统包括把手体、触摸感应电路和控制器,其中触摸感应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电路。把手体设置在车门上,触摸感应电路设置在把手体之中或之上并且能够响应于对所述把手体的触摸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控制器能够根据感应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把手驱动装置来驱动把手体弹出或缩回,以及对车辆进行激活、锁定或其他的控制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把手系统,尤其涉及用于车辆的隐藏式把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多数车辆中,把手常常凸出于车身表面设置,且把手与车身表面之间具有可以容纳手的空间。当需要打开车门时,使用者将手伸入此空间并拉动把手从而打开车门。然而凸出的把手容易与其他物件或人碰撞,把手容易损坏,减短其使用寿命。凸出的把手还额外增加了车辆行驶时的风阻。
因此,一些现有车辆使用了隐藏式的把手系统,其外表面能够大致上与车门表面平齐,使整个车身表面平整、美观。这样不仅能防止把手由于凸出于表面而受到碰撞,还能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风阻。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隐藏式把手系统以及用于把手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触摸感应的方式对把手系统进行操作和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操作方式更为灵活和便捷。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把手系统,包括:把手体,所述把手体具有弹出位置和缩回位置;触摸感应电路,所述触摸感应电路设置在所述把手体之中或之上,并且能够响应于对所述把手体的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所述感应信号能够用于将所述把手体从弹出位置驱动到缩回位置,或者用于将所述把手体从缩回位置驱动到弹出位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来将所述把手体从缩回位置驱动到弹出位置,或者将所述把手体从弹出位置驱动到缩回位置。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被所述感应信号激活。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车门锁定。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触摸感应电路包括外侧传感电路和内侧传感电路,所述外侧传感电路和所述内侧传感电路分别响应于对所述把手体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的触摸动作而产生外侧感应信号和内侧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外侧感应信号或所述内侧感应信号来产生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把手体从缩回位置驱动到弹出位置,或者将所述把手体从弹出位置驱动到缩回位置。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当仅接收到所述外侧感应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把手体从缩回位置驱动到弹出位置;当接收到所述外侧感应信号和所述内侧感应信号,而后所述外侧感应信号和所述内侧感应信号又都消失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把手体从弹出位置驱动到缩回位置。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所述外侧传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容传感器、第一测量电路、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能够响应于对所述把手体的所述外侧表面的触摸而产生电容量变化,所述第一测量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产生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将所述第一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比较并产生第一比较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产生外侧感应信号。所述内侧传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电容传感器、第二测量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电容传感器能够响应于对所述把手体的所述内侧表面的触摸而产生电容量变化,所述第二测量电路根据所述第二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产生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将所述第二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比较并产生第二比较信号,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比较信号产生内侧感应信号。
根据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把手系统,所述触摸感应电路还包括第一过滤电路和第二过滤电路,所述第一过滤电路和第二过滤电路被配置为对所述外侧传感电路和内侧传感电路产生的所述感应信号进行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8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