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化车辆接触器状态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47057.8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本杰明·A·塔巴托夫斯基-布什;韦斯利·爱德华·伯克曼;王宝金;约翰·保罗·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3/12;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鲁恭诚 |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接触器 状态 | ||
本公开提供了“电动化车辆接触器状态”。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被布置来响应于通过其线圈的电流量值超过第一阈值而闭合;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接触器断开的请求之后向所述线圈施加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电流达一定持续时间,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持续时间期间通过所述接触器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二阈值而阻止所述车辆起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检测电动化车辆(诸如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的接触器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化车辆(包括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被设计来由一个或若干个电机(诸如交流(AC)感应电机、直流(DC)无刷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推进或部分推进。电池组包括在为电机提供电力的电动化车辆中。电池组也称为牵引电池或牵引电池组。混合动力车辆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还具有内置式内燃发动机,所述内置式内燃发动机能够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或连同电机一起推进电动化车辆。电池组包括串联和/或并联以实现高电压和/或高输出功率来满足电机需求的多个电池单元。电池组还为电动化车辆内的其他装备和电路(诸如DC-DC转换器、车载发电机和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电力。
电池组可由也称为电池能量控制模块(BECM)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测和控制。BECM执行多种功能,诸如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电池功率限制估计、电池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池过充电/过放电保护、电池过电流保护、电池过温保护、电池寿命终止判断、漏电流检测、预充电控制、接触器状态确定等。这些状态由BECM经由车辆通信网络提供到电动化车辆内的其他电子控制模块或云数据中心以用于进一步确定。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包括:包括线圈的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被布置来响应于通过线圈的电流量值超过第一阈值而闭合;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接触器断开的请求之后向所述线圈施加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电流达一定持续时间,并且响应于在所述持续时间期间通过所述接触器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二阈值而阻止所述车辆起动。
一种用于车辆的方法包括,由控制器:在使包括线圈的接触器断开的请求之后向所述线圈施加量值小于第一阈值的电流达一定持续时间,所述接触器被布置来响应于通过所述线圈的电流量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而闭合,以及响应于在所述持续时间期间通过所述接触器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二阈值而设置故障条件标记。
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被布置来电连接牵引电池和高压总线;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车辆的推进期间经由所述牵引电池以一定占空比向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施加电流以命令所述接触器闭合,并且根据在所述占空比的关断部分期间通过所述线圈的所述电流的衰减速率选择性地设置故障条件标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车辆的高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接触器控制电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接触器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接触器线圈电流对时间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其他实施例可采用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参考附图中的任一者来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图中示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出特征的组合提供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义一致的所述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可以是特定应用或实现方式所期望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7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