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预灭菌和浸润接种的散茯茶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356.5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水云;李昊城;李佳昕;黄永新;赵浩淼;张亭亭;逯莲;张家豪;牛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菌 浸润 接种 散茯茶 发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预灭菌和浸润接种的散茯茶发酵设备,包括茯茶发酵设备的柜体由发酵柜内壁、发酵柜外壁和隔温层组成,发酵柜外壁的顶面设有换气口,后壁面设有换气口和通孔,隔温层材料为阻燃型EPS板;预灭菌系统固定在柜体内的下部,设有无菌水箱和电加热板构成蒸汽发生器;空气过滤与循环系统包括无菌过滤装置和空气循环装置,无菌过滤装置安装在发酵柜外壁顶面和后壁面的换气口,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和由散流板构成的空气流动通道;本发明可实现预灭菌处理,空气过滤和循环,恒温恒湿,利于发花均匀,缩短发酵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发酵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预灭菌和浸润接种的散茯茶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茯茶是黑茶的主要品种之一,是唯一经微生物发酵的黑茶,也称为后发酵茶。最早出自于陕西咸阳泾阳,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茯茶因其独特的“发花”工序,而形成的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茯茶中特有的“金花”,是冠突散囊菌的繁殖结构闭囊壳,冠突散囊菌及其发酵产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减肥、调节血糖代谢、抗腹泻、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金花数量越多茯茶品质越好。
传统茯茶为砖茶,即紧压茶,形状似砖块,采用黑毛茶做原料,经过汽蒸渥堆、压紧后制成砖型并包以包装纸、自然发花干燥等工序制得。限于工艺,传统茯砖茶有一些不足之处,限制着茯茶的推广和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1)难以标准化:茯砖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其特有“金花菌”的接种主要靠自然接种,随机性强,由此导致的茯茶生化指标千差万别,从色香味感官角度考察,存在“百茶百味”现象,没有形成茯茶在感官角度的固有特色,严重影响茯茶品质,产品质量难以实现标准化。
2)发花随机不均匀且表面不发花:茯砖茶靠天然接种,导致茯砖茶发花不均匀且发花数量偏少,表面不发花,偶尔出现不发花的情况。
3)易染杂菌:茯砖茶生产过程中无法保证无菌环境或安全环境,报道称,茯砖茶就是自然混合发酵的产物,在自然接种或压制成型等工艺环节中茯砖茶染杂菌或致病菌几率大大增加,有些霉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真菌毒素,影响产品安全。曾经网络盛传普洱茶染菌黄曲霉事件令人担心犹在,理论上讲茯砖茶也不能避免此类厄运,染杂菌或致病菌是个几率问题。
4)开砖抽检质控方法落后:目前检测茯砖茶“发花”情况的方式为随机开砖抽检,无法保证整批产品的合格,造成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影响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形象,同时可能造成由于抽检错误不合格带来的原本良好的砖茶被浪费。
5)取用不便:茯砖茶特定的“砖”形,饮用前必须把借用茶刀将砖块茶撬开,使得茯砖茶在便携性和取用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很大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群体。
以上5大问题都较大程度限制了茯茶的良性发展,阻碍了茯茶跨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的步伐。即便是作为国礼,我们心中都很难坚信送出的茯茶是百分百的质量保障,造成极大遗憾。如何打破传统工艺技术,一揽子解决茯茶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和安全隐患,成为茯茶界一个行业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行业问题,本发明技术在前期建立并验证茯茶“散状发花”新工艺(专利申请号:201811022685.4)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适合于新工艺的可预灭菌和自动接种的智能发酵新设备。
散茯茶发酵属于固体发酵技术范畴,基本的发酵工艺和要求是,发酵原料(黑毛茶等)需要预灭菌杀灭原料中污染的杂菌;随后给灭菌原料接种纯净的冠突桑囊菌菌种;发酵过程要在无菌且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
目前还没有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固体发酵设备。
为了克服传统固体发酵设备的不足,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