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定位安装架及其配套汽车、自装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7419.5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夸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4;B60L53/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14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动力电池 定位 安装 及其 配套 汽车 装卸 机构 | ||
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定位安装架及其配套汽车、自装卸机构,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括与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配合的电池包本体,所述电池包本体两侧分别设置用于与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锁定部件公端配合的锁定部件母端;所述电池包本体设置抬升机构I,所述抬升机构I用于将所述电池包本体两侧依次相对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抬升并定位。还涉定位安装架及其配套汽车、自装卸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动力电池的两侧依次装卸,降低安装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动力电池的拆装和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能源概念的兴起,以电动汽车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国家政府的政策激励下高速发展。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电动汽车被视为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一种替代品,人们也因此期望电动汽车能够拥有和传统汽车相当,甚至更加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
然而,现实是,电动汽车在以其低噪音,少维护的设计优势获得使用者青睐的同时,相较于燃油车也呈现出能源补充的不方便的特点。当前的电动车主要有直充和换电池两种能源补充方案。
直充方案所需要的时间最长,其所对应的充电技术成熟,设备成本较低。但在这种充电方式下,通常要求为电动车提供带有供电设施的停车位。这就对车主家用停车位提出了一定的硬件要求。在当今高密度的居住小区内,这一硬件配套的要求无疑抑制了众多车主拥有电动汽车的想法。同时,带有供电设施停车位的相对紧缺也使得拥有充电车位的电动车主更多地考虑将车辆用于日间的通勤车而不适用于长途旅行车,这一方案,结合现状,对电动车的应用场景形成了无形的约束。
换电池方案在特斯拉汽车和蔚来汽车等电动车厂商的设计中都有所采纳,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外部辅助设施对需要补充电力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整体更换,将已经充满电的备用电池包以整体替换的方式换下电力耗竭的车载电池包,以实现电量的快速补充。在特斯拉汽车公司的一次换电演示中,这一技术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了对特斯拉汽车电池的整体更换,所耗时间十分接近传统燃油汽车加满油箱所需要的时间。理论上这一技术可以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接近燃油车的加油体验。然而,在替换过程中,因为电池包质量较大搬运和拆卸麻烦,容易损坏,故在拆卸进行充电时难以搬运很远,且拆卸精度要求极高,另外当前的换电技术极大地依赖复杂昂贵的自动化换电站等外部基础设施。这些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该技术长期发展的前景。
以上两种汽车电池充电方案都因各自的问题在普及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而如果能简化电池包拆装和搬运的流程,摆脱对快速/专用充电设施或换电设施的依赖,就能将以上两种方案进行结合,则可以实现利用未经改造的民用电网进行电池包的充电,并极大降低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大质量电池包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括与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配合的电池包本体,所述电池包本体两侧分别设置用于与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锁定部件公端配合的锁定部件母端;所述电池包本体设置抬升机构I,所述抬升机构I用于将所述电池包本体两侧依次相对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抬升并定位。
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在特斯拉汽车和蔚来汽车等电动车厂商的替换电池包方案中均有所体现,是指用于固定电池包本体的架体。通过应用该类型的架体,能让电池包和架体可靠固定,避免电池包与安装架相互脱离,使得在架体上定位安装后的电池包能稳定地进行充放电作业。目标电池定位安装架上必然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包本体上锁定部件母端配合的锁定部件公端,通过锁定部件公母端的结合固定,实现电池包的定位安装。
此处的电池包本体两侧,是指电池包本体上错开的两部分,使得其上的至少两个锁定部件母端相互错开,是电池包本体两侧依次抬升的实现前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夸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夸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7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