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34383.5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祝洪涛;王良玉;张明林;王殿学;翁海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6;G06T11/2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11007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孙成林 |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综合柱状图 工作效率 电子化 图件 铜矿 绘制 样式 数据库数据 数字化资料 数据结构 钻孔数据 设计图 计算机 面框架 编制 图面 调用 数据库 采集 储存 查找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该方法如下: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数据结构;采集钻孔数据;按照综合柱状图绘制规范,设计图面框架样式;调用并处理数据库数据,绘制各项图面内容;填写钻孔小结。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2.图件样式统一、规范;3.计算机成图,提高工作效率;4.数字化资料,修改便捷;5.电子化图件,便于储存及后期查找利用。本方法适用于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编制,通过建立钻孔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成图,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矿地质图件绘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我国铜矿地质勘查中钻孔综合柱状图一直采用手工绘制,该方法存在较多弊端:
(1)手工绘制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2)相关图件之间缺乏关联,共性图面内容需反复绘制,重复性工作多。
(3)图件均为纸质形式,不便修改,不易储存。
(4)后期查找及综合利用较为困难。
为推进铜矿地质勘查工作信息化,建立数字铜矿勘查系统,满足铜矿地质图件电子化的需求,实现图件绘制无纸化、自动化,提高图件绘制效率,方便后期查找及综合利用,启动了该项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钻孔综合柱状图编制电子化、标准化、信息化,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铜矿地质图件的绘制效率,操作简单快捷,输出的电子化图件易于修改、保存,方便后期查找及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铜矿钻孔数据特点,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设置分立的数据表作为不同类别信息录入的基本单元,划分录入单项建立数据结构;
步骤2,采集钻孔数据,通过地质编录和物探测井获取绘制综合柱状图所需的钻孔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分类输入对应的数据表内储存;
步骤3,按照综合柱状图绘制规范,设计图面框架样式;
步骤4,调用并处理数据库数据,在各列栏目的相应位置绘制各项图面内容;
步骤5,填写钻孔小结,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地质描述栏底部。
所述的步骤1中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铜矿钻孔数据表及数据结构。
所述的步骤3中综合柱状图绘制规范参照《地浸砂岩型铜矿地质图件编制规定第2部分EJ/T20003.2—2011》执行。
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设计综合柱状图顶部图廓,内容包括工作地区、钻孔号、项目负责单位、钻探施工单位、钻机型号及编号、孔口坐标、地质编录人员、物探编录人员、水文编录人员、坐标测量人员、曲线解释人员、审核人员、开孔日期、终孔日期、制图日期。
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设计综合柱状图上部表现栏目,内容包括地层名称及代号、深度、岩矿心长度、厚度、采取率、换层深度、测井解释结果、矿心分析结果、岩矿心测量曲线、测井曲线、解释柱状图、编录柱状图、综合柱状图、颜色、碳酸盐含量、岩石固结程度、取样位置及编号、岩性描述,各栏目列宽参照绘制规范执行。
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设计综合柱状图整体框架,框架尺寸以毫米为单位,宽度由栏目列宽决定,高度由钻孔深度决定。
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四三大队,未经核工业二四三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