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34383.5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祝洪涛;王良玉;张明林;王殿学;翁海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6;G06T11/2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11007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孙成林 |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综合柱状图 工作效率 电子化 图件 铜矿 绘制 样式 数据库数据 数字化资料 数据结构 钻孔数据 设计图 计算机 面框架 编制 图面 调用 数据库 采集 储存 查找 统一 | ||
1.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铜矿钻孔数据特点,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设置分立的数据表作为不同类别信息录入的基本单元,划分录入单项建立数据结构;
步骤2,采集钻孔数据,通过地质编录和物探测井获取绘制综合柱状图所需的钻孔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分类输入对应的数据表内储存;
步骤3,按照综合柱状图绘制规范,设计图面框架样式;
步骤4,调用并处理数据库数据,在各列栏目的相应位置绘制各项图面内容;
步骤5,填写钻孔小结,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地质描述栏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铜矿钻孔数据表及数据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综合柱状图绘制规范参照《地浸砂岩型铜矿地质图件编制规定第2部分EJ/T20003.2—2011》执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设计综合柱状图顶部图廓,内容包括工作地区、钻孔号、项目负责单位、钻探施工单位、钻机型号及编号、孔口坐标、地质编录人员、物探编录人员、水文编录人员、坐标测量人员、曲线解释人员、审核人员、开孔日期、终孔日期、制图日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设计综合柱状图上部表现栏目,内容包括地层名称及代号、深度、岩矿心长度、厚度、采取率、换层深度、测井解释结果、矿心分析结果、岩矿心测量曲线、测井曲线、解释柱状图、编录柱状图、综合柱状图、颜色、碳酸盐含量、岩石固结程度、取样位置及编号、岩性描述,各栏目列宽参照绘制规范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设计综合柱状图整体框架,框架尺寸以毫米为单位,宽度由栏目列宽决定,高度由钻孔深度决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4)设计孔深标尺网格,按照框架高度绘制,以固定间距标注对应孔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5)设计曲线底部网格,按照岩矿心测量曲线、测井曲线、综合柱状图的栏目列宽及框架高度,采用厘米网格形式绘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绘制各项图面内容所需数据均来自数据库内对应的数据表,通过改变数据库数据可影响成图结果,数据计算、处理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生成的图件成果可通过人工干预进行修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根据钻孔设计信息、钻孔基本信息,绘制综合柱状图顶部图廓,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
(2)根据编录分层记录,在地层名称及代号栏目中标注各分层对应的地层名称及代号;
(3)根据编录分层记录,计算各回次不同岩性对应的实际孔深;
(4)根据步骤(3)计算得出的各回次不同岩性对应的实际孔深,合并相邻回次的同岩性分层,保持分层岩性不变,以相邻回次的上部岩性顶界为本岩性层的深度起点,以下部岩性底界为本岩性层的深度终点;
(5)根据测井解释结果,以品位、厚度、米百分数、埋深、平米铜含量为判别对象判定矿段所属类别,按照矿段深度位置将矿段图元绘制在测井解释结果栏目中,在图元右侧标注矿体厚度及品位;
(6)根据样品分析结果,按照取样位置将样段图元绘制在矿心分析结果栏目中,在图元右侧标注样品编号、矿心长度、分析品位;
(7)根据岩矿心物探编录记录,将数据坐标化,把编录数值转换为横坐标,测点位置转换为纵坐标,以综合柱状图整体框架的左上角为原点,按坐标投影为一个个独立的数据点,连接数据点形成测量曲线;
(8)根据物探测井数据,将数据坐标化,方法与步骤(7)类似,把测井数值转换为横坐标,测点深度转换为纵坐标,以综合柱状图整体框架的左上角为原点,按坐标投影为一个个独立的数据点,连接数据点形成测井曲线;
(9)根据测井解释结果,按照测井曲线解释的钻孔岩性及对应深度,绘制解释柱状图分层模型并填充岩性符号;
(10)根据步骤(4)合并分层后的深度数据,绘制编录柱状图分层模型并填充岩性符号;
(11)整合步骤(9)、步骤(10)生成的解释柱状图、编录柱状图,以编录柱状图为主体,无岩心段处按照深度截取解释柱状图的相应区段,组合为综合柱状图,根据编录分层记录,绘制颜色、碳酸盐含量、岩石固结程度栏目内容,按编录分层记录对应测井曲线,修正综合柱状图分层边界位置,同时颜色、碳酸盐含量、岩石固结程度栏目内容对应分层边界做相应调整;
(12)根据钻孔取样记录,按照样段深度在取样位置及编号栏目内绘制样段图元,并标注样品编号;
(13)根据编录分层记录,按深度位置将岩性描述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岩性描述栏目中,参照步骤(11)修正后的综合柱状图分层,将岩性描述进行精简合并或丰富完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四三大队,未经核工业二四三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3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