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汽油蒸汽吸附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1947.X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汽油 蒸汽 吸附 机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机械式汽油蒸汽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柱状体结构的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所述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的罐体内部从上自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分隔圆盘(13)、第二分隔圆盘(25)和第三分隔圆盘(18);第一分隔圆盘(13)、第二分隔圆盘(25)和第三分隔圆盘(18)的外缘均与所述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的内壁一体化连接;
所述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的顶端壁体(3)与所述第一分隔圆盘(13)之间形成配气室(8),所述第一分隔圆盘(13)与第二分隔圆盘(25)之间形成呼吸室(27),所述第二分隔圆盘(25)与所述第三分隔圆盘(18)之间形成蒸汽吸附室;所述第三分隔圆盘(18)与所述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的底端壁体(75)之间形成负压室(19);
所述蒸汽吸附室内同轴心设置有环状壁体(23),所述环状壁体(23)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分隔圆盘(25)的下侧面;所述环状壁体(23)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三分隔圆盘(18)的上侧面;所述环状壁体(23)所围合的区域形成柱状的活性炭填充腔(24),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100),所述环状壁体(23)的外壁与所述蒸汽吸附室内壁之间形成过渡环腔(17);
所述呼吸室(27)的四周内壁上成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呼吸口(15),各所述呼吸口(15)将所述呼吸室(27)与外部大气压环境连通;所述呼吸室(27)的轮廓边缘设置有若干竖向的连通管(14),各所述连通管(14)的上下外壁分别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分隔圆盘(13)和第二分隔圆盘(25),且各所述连通管(14)上下端分别连通所述配气室(8)和过渡环腔(17);各所述连通管(14)内均设置有导通方向朝下的单向阀(16);所述配气室(8)内的气体能通过所述连通管(14)导入到过渡环腔(17)中;
所述环状壁体(23)的下半段壁体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气网孔(20),若干第一导气网孔(20)将所述过渡环腔(17)与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的顶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导气网孔(26),若干第二导气网孔(26)将所述呼吸室(27)与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的底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三导气网孔(21),若干第三导气网孔(21)将所述负压室(19)与所述活性炭填充腔(24)的下端相互连通;还包括燃油蒸汽回收管(22),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22)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负压室(19),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22)的出气端旁通连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101),所述燃油蒸汽回收管(22)的进气端设置有电磁阀(93);
所述配气室(8)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柱状的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所述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内腔为蒸汽蓄压腔(40),所述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分隔圆盘(13)的上表面间距设置;所述汽油蒸汽吸附罐体(42)的顶端壁体(3)的轴心处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出口朝下的筒状出气嘴(33),所述筒状出气嘴(33)的内部为出气通道(32),所述筒状出气嘴(33)的出气通道(32)下端连通所述蒸汽蓄压腔(40)的中心位置;
还包括燃油蒸汽导出管(5),所述燃油蒸汽导出管(5)的进气端连通发动机汽油箱的燃油蒸汽溢出端,所述燃油蒸汽导出管(5)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2)的上端;
所述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上端与所述筒状出气嘴(33)的上端外壁一体化密封连接;所述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侧壁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过气孔(39);所述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外侧密封包覆设置有弹性气囊(35),所述弹性气囊(35)在自由状态下弹性抱紧在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外侧壁上,使弹性气囊(35)的体型与气囊塑形硬质壳体(34)的体型一致;蒸汽蓄压腔(40)内的气压增大后,蒸汽蓄压腔(40)内的气体会透过若干过气孔(39)使弹性气囊(35)膨胀;
所述弹性气囊(35)的四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四个竖向的活动板体(36),各所述活动板体(36)远离弹性气囊(35)的一侧面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水平的上导柱(30)和下导柱(29);所述顶端壁体(3)的下侧面固定设置有四个上孔座(2),各所述上孔座(2)上均设置有横向的上导柱孔(1),每一个所述上孔座(2)对应一个上导柱(30),各所述上导柱(30)的末端均活动穿过所对应上孔座(2)上的上导柱孔(1),各所述上导柱(30)上均套接有上回位弹簧(4),所述上导柱(30)上套接的上回位弹簧(4)位于所对应的上孔座(2)和活动板体(36)之间;
所述第一分隔圆盘(13)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四个下孔座(28),各所述下孔座(28)上均设置有横向的下导柱孔(43),每一个所述下孔座(28)对应一个下导柱(29),各所述下导柱(29)的末端均活动穿过所对应下孔座(28)上的下导柱孔(43),各所述下导柱(29)上均套接有下回位弹簧(31),所述下导柱(29)上套接的下回位弹簧(31)位于所对应的下孔座(28)和活动板体(36)之间;
所述上回位弹簧(4)和下回位弹簧(31)朝靠近弹性气囊(35)的方向弹性顶压所述活动板体(36);
各所述活动板体(36)的两侧边上均设置竖向的限位条(44),所述弹性气囊(35)没有膨胀的状态下:相邻两活动板体(36)之间的相邻两限位条(44)之间两两平行限位接触,四所述活动板体(36)围合成方形空间(45),没有膨胀的所述弹性气囊(35)位于方形空间(45)的中心位置,且没有膨胀的所述弹性气囊(35)的周向外壁与各所述活动板体(36)相切接触;所述弹性气囊(35)的膨胀能推动各活动板体(36)同步做逐渐远离弹性气囊(35)中心的运动;
所述配气室(8)内还设置有四个常闭式按压阀(11),所述常闭式按压阀(11)上设置有按钮(10),所述按钮(10)没有被按压时常闭式按压阀(11)为堵塞状态,所述按钮(10)被按压时常闭式按压阀(11)为畅通状态,所述常闭式按压阀(11)的出口(12)连通所述配气室(8);四所述常闭式按压阀(11)上的按钮(10)分别对应有四个控制棒(38),四所述控制棒(38)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在四个活动板体(36)的外侧面;四所述控制棒(38)的末端均设置有按压球(37);控制棒(38)能随活动板体(36)做逐渐远离弹性气囊(35)中心的运动,直至控制棒(38)末端的按压球(37)按压到所对应的按钮(10);
还包括四根导气弯管(9),四所述常闭式按压阀(11)的进气端分别通过四所述导气弯管(9)旁通连通所述燃油蒸汽导出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9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碳罐净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