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30745.3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2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竞爽;王建雄;鲍一平;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00 | 分类号: | G06V20/00;G06V10/44;G06V1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范彦扬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包含有目标对象的待检测图像;通过预设的至少两种锚点框对待检测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目标对象的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其中,每种锚点框对应生成一种初始检测结果,至少两种锚点框包括基于目标对象所属类别的局部特征设置的第一种锚点框和基于目标对象所属类别的全身特征设置的第二种锚点框;将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对象的最终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目标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标检测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目的在于从图像中检测出预设类别(诸如行人、车辆、猫等)的目标,诸如,基于行人的全身特征检测出图像所包含行人的位置。
然而,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目标检测技术中可能出现因待检测目标受遮挡而难以检测出目标的情况,导致目标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不高。为便于理解,以行人检测为例,可能出现行人的部分身体被其它物体(诸如桌椅、购物车、台子等)遮挡的情况,由于部分身体特征的缺失,此时行人检测技术难以检测出该行人,从而影响行人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目标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有目标对象的待检测图像;通过预设的至少两种锚点框对所述待检测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其中,每种锚点框对应生成一种初始检测结果,所述至少两种锚点框包括基于所述目标对象所属类别的局部特征设置的第一种锚点框和基于所述目标对象所属类别的全身特征设置的第二种锚点框;将所述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检测结果。
进一步,所述通过预设的至少两种锚点框对所述待检测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种锚点框对所述待检测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种初始检测结果;所述第一种初始检测结果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局部检测框和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所述局部检测框位于所述第一全身检测框内;基于所述第二种锚点框对所述待检测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种初始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种初始检测结果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全身检测框。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至少两种初始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和第二全身检测框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全身检测框。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和第二全身检测框融合,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全身检测框的步骤,包括:基于交并比算法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和第二全身检测框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全身检测框。
进一步,所述基于交并比算法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和第二全身检测框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全身检测框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的位置设置切割线;其中,所述切割线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切割为第一上部区域和第一下部区域;所述第一上部区域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一下部区域,且所述第一上部区域包含所述局部检测框;所述切割线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全身检测框切割为第二上部区域和第二下部区域;计算所述第一上部区域和所述第二上部区域的交并比值;基于所述交并比值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全身检测框和第二全身检测框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最终全身检测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