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8710.6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刘辉明;陈京钰;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乳化 沥青 厂拌冷 再生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旧沥青回收料、新集料、水泥、乳化沥青、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黑、橡胶粉,其中,旧沥青回收料、新集料的用量比为70-75:10-12,新集料包括质量比为30:15:15:14:13:13的粒径为20-25mm的碎石Ⅰ、粒径为10-15mm的碎石Ⅱ、粒径为10-15mm的石灰石、粒径为5-7mm的砂粒、粒径为5-7mm的石屑、粒径为0-5mm的矿粉;当以旧沥青回收料和新集料的重量之和为100份时,碳黑的重量份为0.5、橡胶粉的重量份为0.45;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拌和筒,所述拌和筒包括:
筒本体,其顶面开口且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筒本体内固接水平板,以将所述筒本体分隔为上下间隔的搅拌腔和传动腔,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设置为包括分别位于其四棱处的四个弧形部、位于任意相邻两弧形部间的平板部,所述弧形部的圆心角为90°,任意一个平板部与弧形部的连接处相对于该弧形部凹陷形成安装位;
主动力机构,其包括固设于所述传动腔的主电机、与所述主电机输出轴固接的主搅拌轴,所述主搅拌顶端密封可转动同轴穿过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主搅拌轴沿周向凹陷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固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外周等间隔设置四个第一桨叶,所述单向轴承外周半径小于所述主搅拌轴的外周半径;
四个分隔板,四个分隔板呈十字交叉、且分别可拆设于所述主搅拌轴和所述平板部间,以将所述搅拌腔等分为四个预混腔,其中,每个分隔板沿远离单向轴承的方向固设有卡槽,四个第一桨叶可分别转动塞设于对应卡槽内;
四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半径等于所述弧形部的半径,且圆心角为270°,四个弧形板分别一一对应设于四个预混腔内,其中,每个弧形板开口侧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预混腔内的两个安装位可拆卸连接,每个弧形板与构成对应预混腔的两个分隔板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以将每个预混腔分隔为中空圆柱状;
辅动力机构,其包括固设于所述传动腔的四个辅电机、与每个辅电机输出轴固接的辅搅拌轴,四个辅搅拌轴密封可转动同轴穿过所述水平板分别一一对应位于四个预混腔内,且每个辅搅拌轴同轴设于对应预混腔内,每个辅搅拌轴上设置第二桨叶,所述第二桨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桨叶;
S2、通过试验确定水、乳化沥青、水泥的加入量,并将水、乳化沥青、水泥、碳黑、橡胶粉分别按照质量比为30:30:27:13分为四份;
S3、将旧沥青回收料按质量比为30:30:27:13分为四份,分别沿周向依次置于四个预混腔内,依次记为腔Ⅰ、腔Ⅱ、腔Ⅲ、腔Ⅳ,其中,向腔Ⅰ中加入碎石Ⅰ、向腔Ⅱ中加入碎石Ⅱ和石灰石、向腔Ⅲ中加入砂粒和石屑、向腔Ⅳ中加入矿粉,并依次向四个预混腔内分别加入对应份的水泥、碳黑、橡胶粉,开启四个辅电机拌和20-30s;
S4、向四个预混腔内加入对应份的水,拌和20-30s,继续向四个预混腔内加入对应份的乳化沥青,拌和60-80s;
S5、拆除四个弧形板,开启主电机,带动第一桨叶脱离对应卡槽,关闭主电机,拆除腔Ⅳ和腔Ⅲ间的分隔板、腔Ⅰ和腔Ⅱ间的分隔板,拌和20-30s;
S6、拆除剩余分隔板,开启主电机,主电机带动第一桨叶沿与第二桨叶相反的方向拌和,拌和30-40s,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试验确定水、乳化沥青、水泥的加入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轴的顶面高度比所述搅拌腔的顶面高度低3-4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内套、外套、设于内套和外套间的单向锁死机构,其中,所述内套与所述环形槽固接,所述第一桨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外套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分隔板与所述主搅拌轴间、四个分隔板与对应平板部间、每个弧形板开口侧的端面与对应安装位间、每个弧形板与构成对应预混腔的两个分隔板的侧壁间通过一插拔组件可拆卸连接,每一插拔组件包括沿对应安装部位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槽,其中,设于所述主搅拌轴、所述分隔板具有卡槽的侧壁上的插条或插槽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7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