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733.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吉星;王联珠;谭志军;郭莹莹;吴海燕;翟毓秀;郭萌萌;郑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G01N30/08 |
代理公司: | 11692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帅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磷虾油 磷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溶血磷脂酰胆碱 氨基 高效液相色谱 磷脂酰乙醇胺 固相萃取柱 磷脂酰胆碱 水产品检测 定量分析 准确度 梯度洗脱 乙酸溶液 流动相 异丙醇 正己烷 富集 胶柱 确定性 净化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检测方法,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进行净化并富集磷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选用正相硅整体胶柱,正己烷‑异丙醇‑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对南极磷虾油中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三种主要磷脂的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磷虾油是以优质磷虾粉为原料,经干燥、提取、过滤、分离、纯化、浓缩精制得到的产品。磷虾油富含磷脂、DHA、EPA等ω-3必需脂肪酸,且ω-3脂肪酸以磷脂形式存在,生物体利用率高达95%~98%,具有优异的健脑、抗炎症、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心血管、神经、骨骼和关节、视力、皮肤等有健康益处,2013年底,磷虾油被获批为国家新食品原料(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第16号文),可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为南极磷虾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磷脂为含有磷酸的脂类,根据结构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甘油磷脂与甘油三酯类似,其差异在于磷酸基取代了其中一种脂肪酸,甘油磷脂中含量较高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学习能力,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特性。鱼类和甲壳类等海产动物是动物磷脂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从南极磷虾萃取的磷虾油中磷脂含量丰富,约为40%~45%。磷脂种类丰富,而国内常用的检测方法如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只能测定其中总磷脂的含量,而且影响因素多,成分的准确性较差,无法对其关键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另外现有的食品国标中的磷脂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不包括水产品及其制品,导致不能准确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优劣。由于目前我国缺少对水产品中磷脂的测定方法标准,无法开展对水产品包含南极磷虾油等产品的营养评价,也阻碍了水产品高值化利用的步伐,因此急需建立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磷脂含量的测定。已有研究证明HPLC是目前磷脂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紫外检测器(UV)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是常用检测器。由于ELSD的响应信号独立于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数目,不仅比UV检测器更为灵敏而且ELSD在梯度洗脱程序中能提供稳定的基线,因此,适宜建立HPLC-ELSD法检测南极磷虾油中磷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本发明以加工过的磷虾油原油或胶囊为研究对象,加入氯仿溶解稀释后,再用Sep-pak NH2固相萃取小柱去除脂质等干扰物,实现了多种磷脂的同步提取净化;同时,在优化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利用HPLC-ELSD不仅改善了磷脂的分离效果,实现了同时分析磷虾油中三种主要磷脂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并获得了高灵敏的定量结果。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磷虾油中磷脂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准确评价磷虾油中磷脂含量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溶解:准确称取50mg磷虾油样品,于10mL玻璃管中,加入3mL氯仿混匀溶解样品。
(2)样品净化:取上述溶解的样品直接加载到预先用5ml氯仿活化的Sep-pak NH2固相萃取柱中,依次用15.0mL氯仿-异丙醇(2:1)溶液和10.0mL乙醚-乙酸混合溶液(72:1)淋洗小柱,再用15.0mL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旋转蒸发在35℃条件下浓缩近干,加入正己烷-异丙醇(2:3)混合溶液溶解定容至10mL,过0.45um滤膜然后上机检测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