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及挖掘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1790.2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永;宋之克;耿家文;董步军;历娜;王连通;王金涛;曹宇;曹海燕;贾存坤;王雷振;魏东风;宗波;董玉忠;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32;E02F3/34;E02F3/42;E02F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矮 空间 作业 装置 挖掘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及挖掘机。其中,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包括:动臂;铲斗;斗杆,其第一端与所述动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铲斗铰接;以及第一油缸,其第一端与所述动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斗杆铰接,且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动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动臂的底部,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斗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斗杆的底部。本发明通过第一油缸的伸出,能够使斗杆相对于动臂最大程度的外摆,扩大斗杆的外摆范围,使铲斗上的斗齿在低矮空间下,依旧可以达到齿尖朝上,触及低矮空间的顶壁,进行掘进作业;通过第一油缸的缩回,能够使斗杆相对于动臂收拢,以方便正常挖掘作业。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隧道、管廊等高度受限条件下的低矮空间的作业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作为日常施工最常用的工程机械,承担多种多样的作业功能。随着隧道施工、管廊施工的实施,此种空间受限的作业环境越来越多,普通的挖掘机越来越难以胜任。在隧道施工、管廊施工中,挖掘机作业环境受施工方案、施工条件的限制极大,特别是遇到隧道中常用的二阶施工方法时,挖掘机所处空间高度仅有4m以内,且为了防止塌方,顶部已经架设好拱架并完成混凝土施喷,不允许碰伤。然而隧道最前方需要挖掘机进行隧道爆破后的拱顶修边作业,普通挖掘机无法在此高度限制下将斗齿调整至尖部朝前及朝上的工作姿态,因此,隧道顶部无法触及,作业不方便,无法进行顶部作业。
同时液压系统,如液压油缸、液压管路等均装配至工作装置的顶部,无任何东西进行防护,在隧道、管廊等高度限制、碎石掉落等条件下,容易造成液压系统损伤,从而导致挖掘机停机,造成工期、财产等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及挖掘机,用于缓解作业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矮空间作业装置,其包括:
动臂;
铲斗;
斗杆,其第一端与所述动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铲斗铰接;以及
第一油缸,其第一端与所述动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斗杆铰接,且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动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动臂的底部,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斗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斗杆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斗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斗杆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且靠近所述斗杆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矮空间作业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动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斗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动臂包括向上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动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矮空间作业装置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动臂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弯折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缸被配置为伸出以驱动所述斗杆相对于所述动臂向外摆动至第一极限位,在所述第一极限位时,第一线与第二线的夹角大于等于180°;其中,所述第一线为所述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所述第二线为所述斗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缸被配置为缩回以驱动所述斗杆相对于所述动臂向内收拢至第二极限位,在所述第二极限位时,第一线与第二线的夹角小于40°;其中,所述第一线为所述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所述第二线为所述斗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矮空间作业装置还包括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斗杆铰接,所述第三油缸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铲斗;所述第三油缸与所述斗杆的铰接点大体位于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斗杆的铰接点的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矮空间作业装置还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1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