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DTW距离的旅客身份查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1363.4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峰;郑利平;徐本柱;王军;屈宏城;王建伟;徐立强;汪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张果果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证据 理论 dtw 距离 旅客 身份 查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DTW距离的旅客身份查验方法,采集出入车站旅客的身份信息,采集车站区域Mac地址,对旅客身份证信息进行活跃度判别,获取该旅客历史身份信息并生成该旅客出行时间序列,以Mac地址和pi的时间特征为每个Mac地址赋予权重,生成mass函数massi,以证据理论组合规则生成组合概率;将Mac地址按照DTW距离有小到大排序生成Mac地址的DTW距离序列,将Mac地址证据理论概率序列Mac地址序列交叉比对,并以特定选取策略选择最优Mac地址并对其是否归属该旅客所有作出判别。本发明设备简单易于部署,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供预警,对人工查验进行有效补充,时间序列相似度量有充分可靠理论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间序列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DTW距离的旅客身份查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给车站等场所的公共安全和旅客身份查验带来了挑战。全国汽车站、火车站均已实现实名制购票、检票,但是车站旅客身份查验主要以人工为主,效率较低,难以及时发现重点关注人员并作出预警。
MAC地址是各种设备连接互联网的基础地址,各个设备的MAC地址具有唯一性。而手机MAC地址则是手机连接WIFI网络的必备条件,当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均具有MAC地址以连接WIFI和互联网。对于旅客而言,携带一部甚至几部这样的手机已是常态。
现有世面上的WIFI采集设备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使用WIFI服务和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收集一定区域内开启WIFI信号的手机的MAC地址。这些具有唯一性的MAC地址信息可以对应具体手机设备,进而可以关联具体人员身份,从而辅助公共区域旅客身份的现有效查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DTW距离的旅客身份查验方法,发现前述人员身份和手机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辅助现场人工查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DTW距离的旅客身份查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身份闸机采集出入车站旅客的身份信息存入表P,采集车站区域Mac地址并存入表M,转入步骤2;
步骤2、对步骤1存入表P的旅客身份证信息进行按旅客通过次数进行活跃度判别,若判定旅客活跃则转入步骤3,否则转入步骤1继续采集旅客身份信息和车站区域Mac信息;
步骤3、对于步骤2中活跃旅客,从表P中获取该旅客历史身份信息并生成该旅客出行时间序列Pt=(p1,p2,…,pt),同时转入步骤4和步骤5;
步骤4、对于步骤3中的旅客出行时间序列Pt,以旅客通过身份闸机时间pi∈Pt,i=1,2,…,t选取疑似Mac地址生成mass函数massi,将旅客多次通过身份闸机生成的mass函数mass1,mass2,…,masst,以证据理论组合规则生成组合概率;将Mac地址按照组合概率大小从大到小排序生成Mac地址的证据理论概率序列,转入步骤6;
步骤5、对于步骤3中的旅客出行时间序列Pt,选取疑似Mac地址并以每个Mac地址的历史采集时间作为Mac地址时间序列Mt=(m1,m2,…,ms),计算Pt和Mt的DTW距离DTW(Pt,Mt),将Mac地址按照DTW距离有小到大排序生成Mac地址的DTW距离序列,转入步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1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