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组结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0103.5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童小艳;张经科;刘公正;杨敏涛;王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结构 车辆 调出 风口 | ||
1.一种叶片组结构,应用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A叶片(10)、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B叶片(20),多个所述B叶片(2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件(30)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件(3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同时驱动所述A叶片(10)绕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B叶片(20)绕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多个所述B叶片(20)分为第一叶片组(100)和第二叶片组(200),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所述B叶片(20)联动,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所述B叶片(20)联动,所述动力件(3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所述B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所述B叶片(20)朝着相同或相反方向转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轨迹滚筒(40)、轨迹盘(50)、C传动件(61)、D传动件(62)、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及第四齿轮(74),所述第一齿轮(71)设置于所述A叶片(10)上,所述第一叶片组(100)和第二叶片组(20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71)的两侧,所述C传动件(61)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滚筒(40)的外周壁的S1轨迹槽(4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71)啮合的齿条结构(611),所述S1轨迹槽(41)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滚筒(40)周向转动时,所述C传动件(61)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平移,
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72)和第三齿轮(73),所述D传动件(6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2轨迹槽(5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齿轮(72)啮合的G1齿轮结构(621),所述S2轨迹槽(51)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D传动件(62)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的第三转轴(62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2)转动,
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四齿轮(74),所述第四齿轮(74)用于与所述第三齿轮(73)外啮合;
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轨迹盘(50)、D传动件(62)、E传动件(63)、第一锥齿轮(76)、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及第四齿轮(74),所述第一锥齿轮(76)设置于所述A叶片(10)上,所述第一叶片组(100)和第二叶片组(20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76)的两侧,所述E传动件(6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的S3轨迹槽(52)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6)啮合的锥齿轮结构(631),所述S3轨迹槽(52)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锥齿轮结构(63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76)转动,
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72)和第三齿轮(73),所述D传动件(6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2轨迹槽(5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齿轮(72)啮合的G1齿轮结构(621),所述S2轨迹槽(51 )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D传动件(62)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第三转轴(62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2)转动,
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四齿轮(74),所述第四齿轮(74)用于与所述第三齿轮(73)外啮合;
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轨迹滚筒(40)、轨迹盘(50)、C传动件(61)、D传动件(62)、F传动件(64)、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第五齿轮(75),所述第一齿轮(71)设置于所述A叶片(10)上,所述第一叶片组(100)和第二叶片组(20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71)的两侧,所述C传动件(61)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滚筒(40)的外周壁的S1轨迹槽(4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71)啮合的齿条结构(611),所述S1轨迹槽(41)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滚筒(40)周向转动时,所述C传动件(61)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平移,
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72),所述D传动件(6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2轨迹槽(5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齿轮(72)啮合的G1齿轮结构(621),所述S2轨迹槽(51)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D传动件(62)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的第三转轴(62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2)转动,
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五齿轮(75),所述F传动件(6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4轨迹槽(53)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五齿轮(75)啮合的G2齿轮结构(641),所述S4轨迹槽(53)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F传动件(64)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的第四转轴(64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五齿轮(75)转动;
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轨迹盘(50)、D传动件(62)、E传动件(63)、F传动件(64)、第一锥齿轮(76)、第二齿轮(72)、第五齿轮(75),所述第一锥齿轮(76)设置于所述A叶片(10)上,所述第一叶片组(100)和第二叶片组(20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76)的两侧,所述E传动件(6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的S3轨迹槽(52)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6)啮合的锥齿轮结构(631),所述S3轨迹槽(52)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锥齿轮结构(63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76)转动,
所述第一叶片组(1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72),所述D传动件(6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2轨迹槽(5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齿轮(72)啮合的G1齿轮结构(621),所述S2轨迹槽(51)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D传动件(62)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的第三转轴(62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2)转动,
所述第二叶片组(200)中的其中一个所述B叶片(20)设置有所述第五齿轮(75),所述F传动件(6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盘(50)侧壁的S4轨迹槽(53)内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五齿轮(75)啮合的G2齿轮结构(641),所述S4轨迹槽(53)被配置为当所述轨迹盘(50)周向转动时,所述F传动件(64)能够绕设置于其自身的第四转轴(642)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五齿轮(75)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01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