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8410.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易和平;周伟杰;时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42 | 分类号: | C03C1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5 眩光 反射 盖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5D玻璃的一面上喷涂防眩光药液,喷涂时所述2.5D玻璃处于预固化温度下,完全固化形成防眩光涂层;在所述防眩光涂层上形成一过渡层;在所述过渡层上形成减反射层。本发明当喷涂防眩光药液时,将2.5D玻璃加热至预固化温度下,可使得喷涂到2.5D玻璃的弧面区域的药液在接触玻璃时即可固化,达到与平面区域一致的效果;同时与过渡层搭配协同作用,该过渡层既不会使防眩光层折射出其它颜色,又不会破坏防眩光层的整体结构,同时使得镀完减反射层后弧面区域的颜色与平面区域的颜色保持一致,从而达到一体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具有防眩光减反射效果的2.5D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显示器件封装盖板、橱窗等使用玻璃作为视窗的领域,由于普通玻璃表面自身存在4%左右的反射光、以及发光器件从玻璃视窗透射出强烈的光线以及外界光线照射到发光器件表面上,容易产生眩光,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而在汽车等车辆行驶过程中眩光会影响行车安全。为了克服眩光,因玻璃表面需要制作防眩光层及减反射层。
相比2D玻璃(平面玻璃),2.5D玻璃在平整表面的边缘制作出弧面,增强视觉立体感,既能展现保护盖板的装饰、视觉美感又有较好的触摸感。但是,由于2.5D盖板上弧面的存在,使得盖板在形成防眩光层和减反射层后会出现弧面区域与平面区域不同的颜色,破坏了一体黑效果,严重影响了外观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2.5D玻璃;
在所述2.5D玻璃具有弧面的一侧上喷涂防眩光药液,喷涂时所述2.5D玻璃处于预固化温度下,然后完全固化形成防眩光涂层;
在所述防眩光涂层上形成一过渡层;
在所述过渡层上形成减反射层,获得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预固化温度为80~100℃。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防眩光药液的组分含有重量百分比:正硅酸乙酯1-10%,甲醇1-10%,1-甲氧基-2-丙醇25-40%,乙酸-1-甲氧基-2-丙基脂25-40%,异丙醇1-10%,N,N-二甲基甲酰胺1-10%,氨水0.1-1%,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防眩光涂层的厚度为800~1200nm,折射率为1.42~1.44。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在喷涂防眩光药液时,喷涂速度为200~400mm/sec,喷头距玻璃高度为50~80m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渡层为氮化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氮化硅的厚度为20~50n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氮化硅镀膜方法中,硅靶功率为6~8KW,氮气流量为160~180scc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2.5D防眩光减反射盖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减反射层为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交替层叠合计4层以上且10层以下而得到的堆叠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