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2075.4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邵从英;李春波;李勇;倪铮;刘献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54;C09K11/5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甲硫氨酸 橙红色 荧光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确称取可溶性铜盐,用超纯水溶解,制备得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准确称取L-甲硫氨酸,用0.4 mol·L-1 NaOH水溶液溶解,制备得到L-甲硫氨酸溶液;取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用超纯水稀释,得到活化剂,待用;
(2)量取步骤(1)中L-甲硫氨酸溶液3 mL置于洁净的反应玻璃管内,在不断搅拌下向其中滴加可溶性铜盐水溶液0.9 mL,搅拌十分钟使两者混合均匀即得混合溶液;
(3)向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5 mL活化剂,搅拌反应十分钟,再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5 %水合肼,室温搅拌反应2-10小时,即得到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
步骤(3)制备的荧光铜纳米团簇在日光下呈浅黄色,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橙红色荧光;
制备得到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作为荧光纳米探针的应用,具体操作如下:将步骤(3)制备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配制成浓度为1.8 mg/mL水溶液,取100 µL,与100 µL浓度为0~500 µM的诺氟沙星水溶液混合,并置于1.8 mL水溶液中,震荡均匀后,立即用荧光光谱仪测量其荧光光谱,激发波长设定为337 nm,反应后混合液的荧光强度随着诺氟沙星浓度的增加而猝灭程度不断加剧,建立了检测诺氟沙星药物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5~250µM,检出限为17 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可溶性铜盐为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铜和氯化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可溶性铜盐水溶液的浓度为2 mmol·L-1~25 mmol·L-1;L-甲硫氨酸水溶液的浓度为5 mg/mL~30 mg/mL;活化剂的浓度为1 mol·L-1~9.8 mol·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水合肼加入量为1 mL~5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师范大学,未经淮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20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