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污泥回流处理豆制品废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0841.3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温彦鹏;田政操;程国磊;武天明;王民利;邢晓静;薛水波;陈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志新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新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污泥回流 二沉池污泥 沉淀分离 调节池 豆制品废水 活性污泥 投加量 碱液 降解水中有机物 污水处理技术 药剂投加系统 碰撞概率 曝气系统 生化处理 气浮池 絮凝剂 絮凝体 助凝剂 回调 吸附 原水 污水 环节 投资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污泥回流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方法,包括调节池曝气系统、活性污泥回流系统、SS沉淀分离阶段和药剂投加系统。本发明减少了药剂的投加工作和相关费用,降低成本:二沉池污泥的PH值为7,回流至调节池,可回调调节池内液体的PH,因此会减少沉淀分离阶段碱液的投加量;二沉池污泥为活性污泥,可吸附原水的SS和增加进入气浮池污水的SS的浓度,增加了SS之间的碰撞概率,便于形成絮凝体,因此可以减少沉淀分离阶段碱液絮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二沉池污泥为活性污泥,在有氧的条件下,可以降解水中有机物,实质上也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环节的负荷,间接减少了处理投资和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污泥回流处理豆制品废水方法。
背景技术
豆制品废水的特点是废水的排放量大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以豆腐生产为例,黄泔水COD高达20000到30000mg/L,泡豆水COD为2000到4000mg/L,洗涤冲洗水COD为500到1500mg/L。泡豆水的主要成分有水溶性非蛋白氮、棉籽糖等寡糖,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此外,还有异黄酮等色素类物质。黄泔水的组成更为复杂,除含泡豆水的所有成分以外,还含有蛋白质(大豆清蛋白、大豆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氨基酸、脂类等。豆腐生产清洗用水中含有大豆清蛋白、糖类、豆渣和清洁剂等。
BOD5/CODcr之比高达0.55-0.65,C:N:P平均为100:4.7:0.2,适宜用生物法处理,但pH值约4.5-5之间,需要在预处理时进行PH调整,此外SS由于产品不同存在差异,但介于1500-5000mg/L之间,也需要在预处理时进行分离去除。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预处理时降低SS含量和调节PH,然后采用水解酸化或厌氧作为厌氧处理环节,其后跟好氧生化处理,根据排放要求可能会在末端增加加药沉淀或者曝气生物滤池等深度处理环节。
调节PH主要是碱类药剂,主要有烧碱、工业碱、食用碱、熟石灰等,因此会产生较大的药剂运营费用,约占总运营费用的60-70%。
降低SS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气浮法和混凝沉淀法,其中气浮法的主要设备是溶气气浮机,主要设备包括溶气系统和刮渣排泥系统,因此运行功率较大,同时由于停留时间短(即反应时间短),需要相对大的药剂投加量来加速分离,因此药剂投加量较大;混凝沉淀法属于常规处理方法,但占地面积较大;但从综合投资和长期运营费用等方面比较,混凝沉淀法较好。
厌氧环节主要处理方法有:不含黄泔水的,主要有普通厌氧法、UBF和深度水解酸化法;含黄泔水的,主要有UASB和IC。其本质主要是一个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完成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氨基酸分解为氨基酸胺;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
好氧环节主要处理方法有:A/O工艺和A2/O工艺,近些年国家对排放要求越来越高,A2/O工艺的设计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的一个无奈的负担。
深度处理环节主要处理方法有过滤、加药沉淀、催化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等,均存在投加药剂和运行功率增加问题。
上述处理方式存在多种组合形式,但大都存在预处理加药量大造成的运营费用高、人员操作繁琐问题,生化处理环节停留时间不精确造成的不达标或者投资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深度处理环节增加附加费用问题。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回流处理豆制品废水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