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00818.4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梅;彭鑫;谷佳欣;饶翔;涂家霖;肖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C9/123;A23G9/36;A23C19/032;A23L33/135;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德氏乳 杆菌 直投式德氏乳 发酵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德氏乳杆菌为(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DMLD‑H1,已于2019年4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45。本发明菌株经高密度培养,制备的冻干粉活菌数高达1010~1011CFU/g,该冻干粉水分含量低于3%,不易结块、复水性好,具有广泛应用,如制备冰淇淋、果冻、奶片、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酸奶饮料或奶酪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德氏乳杆菌,以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冻干粉,具体是指一种德氏乳杆菌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制得的冻干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技术也称高密度发酵技术(high cell density culture,HCDC),一般是指在液体环境中培养菌株,使细胞密度增多,超过常规培养的10倍以上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从而能达到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提高产物的比生产率等目的。利用高密度培养技术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直投式发酵剂(Direct-to-vat cultures,即DVS)是浓缩型发酵剂的一种,特点是不用经过菌种活化.、中间继代培养、扩培等步骤,可直接投入应用于发酵生产、活菌含量高(1010~1012g-1)、接种量少(相比传统发酵剂可降低一百到一千倍)、保质期长(冻藏DVS90天;冻干DVS1年)、贮藏方便。DVS 可使得每批发酵产品质量相对稳定,避免了传统发酵菌种常常遇到的退化污染现象,也降低了在菌种车间的占地和有关设备的开支,有效提高了工厂酸奶产品质量和发酵酸奶劳动生产率。
我国现有国产发酵剂存在活菌含量较低,需要经过活化、扩培后才能用于 生产,导致发酵乳及发酵发酵乳饮料质量不稳定和口感差。研究学者也普遍认 为,由于不同族群人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肠道菌群存在 巨大差别,来自本族群的原生菌或原籍菌最适合与本族人体。当这种核心菌种 90%以上来自西方人体,核心技术90%以上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时候,存在潜在 的健康安全隐患和高额垄断价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活菌数含量为1010~1011CFU/g、用于生产发酵时间短、复水性好、安全性高的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冻干粉的研制方法。该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冻干粉可用于发酵生产冰淇淋、果冻、奶片、搅拌型酸奶、凝固型酸奶、酸奶饮料、奶酪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德氏乳杆菌,所述德氏乳杆菌为(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DMLD-H1,已于2019年4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NO.60645,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一种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德氏乳杆菌的冻干粉置于MRS培养基中分别进行两次活化后得种子发酵剂,该种子发酵剂的菌含量为108~109CFU/mL;
(2)以体积比为3~8:100的比例,将种子发酵剂接入高密度培养基中,于36~40℃下进行发酵培养,16~24h后收集发酵菌液;
(3)将发酵液离心,舍弃上清液,用灭菌后的生理盐水清洗沉淀,收集菌泥;
(4)在菌泥中,按复合保护剂与菌泥的体积比为1~5:1加入复合保护剂,混合均匀后得到保护剂菌液;
(5)将含保护剂的菌悬液在-20~-60℃下预冻2~6h后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8~36h得冻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