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685.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军;郭磊;李肖君;胡利韦;蒲七;孔维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0 |
代理公司: | 35101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梁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桩 基坑 环形板 加固体 格栅 基坑支护结构 桩间土 地下工程 支撑环形板 侧向变形 低压缩性 基坑支护 加固结构 结构受力 支护结构 作业需求 被动区 地基土 冠梁 软土 施工 受力 变形 抵抗 传递 缓解 | ||
1.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加固体、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冠梁和环形板撑;
所述第一支护桩、所述格栅加固体和所述第二支护桩均位于基坑内,且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护桩呈间隔设置,所述格栅加固体沿着所述第一支护桩靠近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护桩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护桩能够穿过所述格栅加固体固定于基坑内;
所述环形板撑位于所述第二支护桩背离基坑的一端,且所述环形板撑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护桩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护桩固定于基坑内;
所述冠梁与所述第一支护桩远离基坑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护桩均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呈圆形布置于基坑内,且每一个所述第一支护桩背离基坑的一端均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桩呈圆形布置于基坑内,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桩形成的圆形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形成的圆形的圆心位于同一位置,每一个所述第二支护桩背离基坑的一端均与所述环形板撑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板撑远离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加固体包括多组加固桩体组件;
多组所述加固桩体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护桩之间呈等间距布置,每组所述加固桩体组件包括沿着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桩形成的圆形内部圆环的路径呈等间距布置的多个加固桩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板;
所述排水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护桩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一侧,且所述排水板与所述第二支护桩抵接;
所述排水板的顶部设置有排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管;
所述固定管设置于所述排水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一侧,所述固定管与所述排水板连接,且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排水板的一端呈封闭设置,远离所述排水板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沿着所述固定管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孔和多个抗拔支管,所述抗拔支管与所述开孔连接,且所述开孔的数量为所述抗拔支管的数量的5-10倍;
多个所述抗拔支管呈等间距平行设置,且所述抗拔支管与所述固定管之间呈夹角设置;
所述固定管和所述抗拔支管均采用毛竹材料。
6.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软土环境下基坑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平整场地,对格栅加固体的施工位置进行定位;
在定位处施工格栅加固体;
沿着所述格栅加固体的外侧施工第一支护桩;
第一支护桩成型后,在第一支护桩背离基坑的一端施工冠梁;
完成冠梁之后,分段对称开挖基坑,直至环形板撑的顶部标高位置;
在环形板撑的顶部标高处位置对第二支护桩的施工位置进行定位;其中,
在定位处施工第二支护桩;
第二支护桩施工完成后,分段对称开挖基坑,直至环形板撑的低部标高位置;
在第二支护桩背离基坑的一端施工环形板撑;
沿着第二支护桩远离第一支护桩的一侧开挖基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位处施工格栅加固体的步骤包括:
沿着基坑的外圆周呈圆形布置多个定位点;
在每个定位点施工格栅加固体,以使多个格栅加固体呈环形布置;
其中,施工时格栅加固体由沿基坑边缘排列的三排水泥土桩和径向的多排水泥土桩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6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