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136.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先斌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装置本体 金属废屑 处理装置 冷却液 废屑 海绵吸附层 金属加工 进屑管 内壁 去除 程度变化 分离过程 高度变化 合页连接 着色深浅 处理筒 过滤板 面积和 清理门 吸附件 染色 观察 滤孔 内层 外端 左端 下沉 着色 应用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属于废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处理装置本体外端合页连接有清理门,处理装置本体左端连接有进屑管,进屑管右端贯穿处理装置本体左内壁且延伸入处理装置本体内部,处理装置本体左右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带有滤孔的过滤板,可以通过内层处理筒和吸附件的配合使用,将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从金属废屑中分离出来,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海绵吸附层的自然下沉高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同时染色球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海绵吸附层的着色面积和着色深浅程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领域都在高速发展,其中很多加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金属产品的加工厂尤为兴盛,随着金属加工厂的扩张,各种大型金属加工设备都运转起来,而金属产品加工不免造成很多金属废屑,在很大程度上会污染到加工厂的环境,严重的更是会影响到加工厂的加工效率,影响到金属产品的生产质量,所以大量金属产品加工产生的金属废屑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很多加工厂都是将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屑收集后集中堆放,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金属废屑,由于废屑中含有油污,长时间堆放会对土壤造成渗透性污染,并且也阻碍了金属废屑的进一步利用,会对金属加工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害,且金属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冷却液,进而收集的废屑中会含有冷却液,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是对废液中的金属废屑进行过滤后再进行排放,大部分冷却液中由于含有金属废屑的残渣以及粉尘等细小的固体颗粒,因此往往只能一次性使用,重复利用的价值较小,然而这种废液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它可以通过内层处理筒和吸附件的配合使用,将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从金属废屑中分离出来,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海绵吸附层的自然下沉高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同时染色球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海绵吸附层的着色面积和着色深浅程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外端合页连接有清理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左端连接有进屑管,所述进屑管右端贯穿处理装置本体左内壁且延伸入处理装置本体内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左右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带有滤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进屑管的下侧,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底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外层套箱,所述外层套箱内部卡接有内层处理筒,所述内层处理筒左右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多组吸附件,多组所述吸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每组所述吸附件均呈环形分布,每组所述吸附件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吸附块,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吸附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系有连接绳,两个所述连接绳相互靠近的一端系有海绵吸附层,可以通过内层处理筒和吸附件的配合使用,将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从金属废屑中分离出来,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海绵吸附层的自然下沉高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同时染色球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海绵吸附层的着色面积和着色深浅程度变化来判断金属废屑中的冷却液去除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吸附层外端包裹有透明渗透膜,所述透明渗透膜左右两外端分别与连接绳相连接,通过透明渗透膜对海绵吸附层进行包裹,进行包裹的同时不易影响废屑中的冷却液渗入海绵吸附层内,使吸附件和废屑进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废屑不易从海绵吸附层的缝隙中渗入,进而使海绵吸附层不易因堵塞过多的废屑而影响对冷却液的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先斌,未经吕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模剂回收过滤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菜籽油高效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