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136.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先斌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装置本体 金属废屑 处理装置 冷却液 废屑 海绵吸附层 金属加工 进屑管 内壁 去除 程度变化 分离过程 高度变化 合页连接 着色深浅 处理筒 过滤板 面积和 清理门 吸附件 染色 观察 滤孔 内层 外端 左端 下沉 着色 应用 贯穿 延伸 | ||
1.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外端合页连接有清理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左端连接有进屑管(21),所述进屑管(21)右端贯穿处理装置本体(1)左内壁且延伸入处理装置本体(1)内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左右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带有滤孔的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位于进屑管(21)的下侧,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内底端安装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外层套箱(5),所述外层套箱(5)内部卡接有内层处理筒(4),所述内层处理筒(4)左右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多组吸附件,多组所述吸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每组所述吸附件均呈环形分布,每组所述吸附件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吸附块(8),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吸附块(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系有连接绳(9),两个所述连接绳(9)相互靠近的一端系有海绵吸附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吸附层(102)外端包裹有透明渗透膜(101),所述透明渗透膜(101)左右两外端分别与连接绳(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吸附层(102)内部开凿有球形空腔(103),所述球形空腔(103)内部放置有染色球(105),所述染色球(105)显示的颜色为红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空腔(103)内壁固定连接有附着空心球(104),所述附着空心球(104)与染色球(105)相接触,所述附着空心球(104)为镂空半硬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7),所述旋转电机(6)位于多个支撑块(7)的内侧,所述支撑块(7)与外层套箱(5)相接触,多个所述支撑块(7)呈回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屑管(21)位于处理装置本体(1)内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动锟(22),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滚动锟(22)之间的间距为0.4-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吸附件之间的距离为透明渗透膜(101)直径的1.3-1.6倍,所述连接绳(9)由3-5股绳相互缠绕而成,且每股绳的直径为0.8-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上多个滤孔的面积小于内层处理筒(4)的内径,所述进屑管(21)位于处理装置本体(1)内的一端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过滤板(3)上最左侧滤孔所在竖直平面的左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处理筒(4)上端所在的水平面与过滤板(3)右底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层处理筒(4)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属加工的废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处理筒(4)和外层套箱(5)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清理门由高硼硅耐热玻璃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先斌,未经吕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1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模剂回收过滤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菜籽油高效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