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92196.5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卞国林;陆辉;施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C3/00;C02F11/00;C02F11/1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固化剂 围堰 搅拌装置 固化处理工艺 河道淤泥 集料池 过滤 抽出 环境保护技术 技术方案要点 过滤装置 内部区域 输送装置 抽水机 粉煤灰 生石灰 搭设 排出 石粉 固化 制备 铺盖 运输 调配 河道 河水 水泥 节约 | ||
1.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河道内搭设围堰(1),使用抽水机将围堰(1)内部区域的河水排出至围堰(1)的外侧;
S200,制备固化剂,固化剂选用生石灰、粉煤灰、水泥和石粉,并按照比例进行调配;
S300,将围堰(1)内的淤泥抽出,并对抽出的淤泥使用过滤装置(3)进行过滤;
S400,将过滤后的淤泥运输至搅拌装置(4)内,同时往搅拌装置(4)内缓慢且匀速地加入固化剂,直至淤泥与固化剂完全搅拌均匀;
S500,搅拌装置(4)的外侧预先开设有集料池,将搅拌后的淤泥通过输送装置(5)运输至集料池内,并使用工具铺盖于淤泥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中增加如下步骤:
S110,在围堰(1)内河水被抽出后,对河底淤泥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的固化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石灰180-190份、粉煤灰70-80份、水泥30-40份、石粉30-40份,在所述步骤S400中的淤泥取用重量份为640-7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的搅拌装置(4)包括过滤罐体(31)和筛网(32),所述过滤罐体(31)的上端开有过滤进料口(311),所述过滤罐体(31)的下端开有过滤出料口(312),所述筛网(32)倾斜设置于过滤罐体(3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31)的外侧壁上开有与过滤罐体(31)内部相通的过滤槽(313),所述过滤槽(313)位于筛网(32)高度较低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的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电机(41)、相对设置的搅拌轴(42)和搅拌斗(43),相对所述搅拌轴(42)沿搅拌斗(43)的长度方向穿过搅拌斗(43),相对所述搅拌轴(42)伸出搅拌斗(43)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421),所述搅拌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于搅拌轴(42)的一端,所述搅拌斗(43)上表面靠近搅拌电机(41)的一端开有搅拌进料口(431),所述搅拌斗(43)下表面远离搅拌电机(41)的一端开有搅拌出料口(4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斗(43)的搅拌进料口(431)外侧设置有搅拌进料斗(433),所述搅拌进料斗(43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搅拌斗(43),所述搅拌进料斗(433)远离搅拌斗(43)的一端相对固定连接有固化剂入料管(4331)和淤泥入料管(4332),所述固化剂入料管(4331)和淤泥入料管(4332)分别与搅拌进料斗(433)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的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机架(51)、输送电机(52)、若干输送辊(53)和输送皮带(54),若干所述输送辊(53)垂直于输送机架(51)的长度方向且沿输送机架(5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输送皮带(54)张紧设置于输送机架(51)两端的输送辊(53)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增加如下步骤:
S510,集料池内的淤泥放置3-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1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检查井盖
- 下一篇:一种多粉机制砂高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