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1343.7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2;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水 再利用 循环 水幕 | ||
本专利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建筑物,建筑物的楼顶设有水池,水池的底和前侧壁交接的地方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有排水孔;建筑物正面的外墙上设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上设有喷嘴,排水孔通过输水管连接第一水管,输水管上设有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潭,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水池;建筑物的楼顶上还设有蓄水箱,水池的右侧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正对第一凹槽,蓄水箱连接第二水泵的出水端,第二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出水口;蓄水箱内自上而成依次设有过滤网、过滤模块,蓄水箱的下部开有孔,孔上连接有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循环水幕。
背景技术
“中水”的概念源于日本,目前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中水水源一般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雨水和其它低质排水。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严重不足的缺水地区,采用中水技术既能节约水源,又能使污水无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长时间内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对雨水进行利用。
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下方设有水潭,所述水潭位于所述建筑物的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楼顶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水池,所述水池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围成,所述底和所述前侧壁交接的地方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高度;
所述建筑物正面的外墙上设有横向排布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等间距的设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喷嘴,所述排水孔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水潭,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水池;
所述建筑物的楼顶上还设有蓄水箱,所述水池的右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正对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蓄水箱通过出水管连接第二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
所述蓄水箱内自上而成依次设有过滤网、过滤模块,所述蓄水箱的下部开有孔,所述孔上连接有水龙头;
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固定在所述过滤网的上方。
首先,本专利可以利用水池收集雨水,并可通过第一水管排出,形成水幕,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排出后的水进入下方的水潭,进入到下方的水潭中的水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再次回到水池,实现水幕的循环。其次,本专利将水池选择性的放到了楼顶上,一方面,不会占用地面面积,另一方面,水池的存在有利于顶楼的保温隔热。再次,本专利增设有蓄水箱,以通过蓄水箱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水净洁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可作为生活用水。
所述建筑物至少有两层,相邻的两层交接的地方均设有一根第一水管,每一根第一水管均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一根所述输水管。从而可以选择性的仅开启某个或某几个楼层的排水系统。从而改变水幕的高度、厚度。
所述底的高度自建筑物的后面向建筑物的前面逐渐降低。以使更多的雨水能够到到所述排水孔。
所述凹槽的上方罩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后端抵在所述底上,所述过滤网的前端抵在所述前侧壁上。以减少进入凹槽内的水的杂质,从而提高雨水的净洁度。
优选,所述过滤网是倾斜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高度自后端向前端逐渐增加。从而可以使过滤处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向过滤网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