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1343.7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2;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水 再利用 循环 水幕 | ||
1.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下方设有水潭,所述水潭位于所述建筑物的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楼顶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水池,所述水池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围成,所述底和所述前侧壁交接的地方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高度;
所述建筑物正面的外墙上设有横向排布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等间距的设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喷嘴,所述排水孔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水潭,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水池;
所述建筑物的楼顶上还设有蓄水箱,所述水池的右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正对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蓄水箱通过出水管连接第二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
所述蓄水箱内自上而成依次设有过滤网、过滤模块,所述蓄水箱的下部开有孔,所述孔上连接有水龙头;
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固定在所述过滤网的上方;
所述底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后方,所述左侧壁上开有清污口,所述清污口正对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右侧壁上开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建筑物的自来水供水管路;
所述过滤网有两个,一个罩在凹槽的上方,作为第一过滤网,另一个可罩在第一过滤网的上方,作为第二过滤网;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后端嵌入所述底上,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前端嵌入所述前侧壁上;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后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底,所述转轴连接一驱动第二过滤网绕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在不进行排污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前端抵在所述前侧壁上,在进行排污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前端抵在所述底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被所述第二过滤网罩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至少有两层,相邻的两层交接的地方均设有一根第一水管,每一根第一水管均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一根所述输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的高度自建筑物的后面向建筑物的前面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方罩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后端抵在所述底上,所述过滤网的前端抵在所述前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是倾斜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高度自后端向前端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水再利用的循环水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和所述排水孔之间设有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3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