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ar条检测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9334.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艳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中科光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R31/26;B65G47/90;B65G47/74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检测 承载机构 横向导轨 横向滑座 升降滑座 移动机构 载料盘 纵向驱动机构 摆转机构 机构设计 料盘 吸头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ar条检测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Bar条检测用机构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Bar条承载机构和Bar条移动机构,所述Bar条承载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载料盘,所述载料盘由设在底座上的横、纵向驱动机构和摆转机构驱动载料盘位移;所述Bar条移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方的横向导轨、设在横向导轨上的横向滑座和设在横向滑座的升降滑座,所述升降滑座上设有Bar条吸头。该Bar条检测用机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快速的实现Bar条的摆正和移动,方便后续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ar条检测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Bar条一般指的是LD bar条,就是半导体激光bar条,主要用于5G光纤通信领域,可提高通信速率,Bar条通常的尺寸是长20-25mm,宽度150-250 微米,厚度80-110微米。
Bar条在生产后需要模拟工作状态(一定温度和导电状态)来检测其参数,以往Bar条检测通常由人工用镊子夹持将Bar条放置在一个加热的金属体上,并对其通电,并借助检测设备,如光谱检测仪器、电流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该种人工一一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对Bar条造成人为损坏。
发明内容:
签于现有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ar条检测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该Bar条检测用机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快速的实现Bar条的摆正和移动,方便后续检测。
本发明Bar条检测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Bar条承载机构和Bar条移动机构,所述Bar条承载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载料盘,所述载料盘由设在底座上的横、纵向驱动机构和摆转机构驱动载料盘位移;所述Bar条移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方的横向导轨、设在横向导轨上的横向滑座和设在横向滑座的升降滑座,所述升降滑座上设有Bar条吸头。
进一步的,上述Bar条吸头包括阶梯柱形管和设在阶梯柱形管下部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设在柱形管体内的中心穿孔贯通。
进一步的,上述阶梯柱形管包括上柱形管和下柱形管,上柱形管的截面为正方形,下柱形管的截面为矩形,下柱形管的横向宽度大于上柱形管的横向宽度,以使下柱形管相对上柱形管具有向外延伸的台阶部,锥形头呈倒置的尖锥梯形台,锥形头上端与下柱形管下端相同,锥形头的下端面呈矩形,各并排的吸附孔的轴心线与锥形头的下端面垂直。
进一步的,上述升降滑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竖直中心阶梯孔和套设有在竖直中心阶梯孔内的所述Bar条吸头,所述Bar条吸头的上柱形管套在竖直中心阶梯孔内,在竖直中心阶梯孔的下部与上柱形管外周壁之间套设有回复弹簧,回复弹簧的下端抵在下柱形管的台阶部上,所述上柱形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抵靠在支撑座上端面,所述螺套通过管路连接负压设备。
进一步的,上述横、纵向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由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工作的第一丝母螺杆机构和由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工作的第二丝母螺杆机构,所述第一丝母螺杆机构的丝杆横向设置,第一丝母螺杆机构的丝杆驱动其上的第一横向滑座移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丝母螺杆机构固定在第一横向滑座上,所述第二丝母螺杆机构的丝杆纵向设置,第二丝母螺杆机构的丝杆驱动其上的第一纵向滑座移动,第一纵向滑座上设有所述摆转机构,所述摆转机构包括设在第一纵向滑座上的伺服电机和设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蜗杆,所述蜗杆驱动铰接于第一纵向滑座上的蜗轮转动,所述载料盘设在所述蜗轮上,所述载料盘上阵列排布有Bar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中科光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中科光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