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及作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79206.1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南;陈钦云;陈华洋;陶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 地址: | 650215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铁路 综合 作业 方法 | ||
1.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车架(5),所述副车包括副车构架(13)、工作车间(7),副车构架(13)端部设有副车司机室(15),工作车间(7)的顶棚下方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部设置有第一吊车(6)、第二吊车(9),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一端位于副车司机室(15)一端并与副车构架(13)之间固定连接,副车构架(13)通过连杆(12)与主车车架(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连杆(12)与主车车架(5)通过第二销轴(302)及其安装支座(305)连接,连杆(12)与副车构架(13)之间通过第一销轴(303)及伸缩油缸(30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安装支座(305)包括上下两部分即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通过气缸(30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主车车架(5)一端设有主车司机室(2),主车车架(5)上部固定安装有走行钢轨,主车车架(5)下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主动转向架(3)、主车动力传动系统及随车工具(8)、从动转向架(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副车构架(13)下部设置走行驱动部(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非作业状态时,工作车间(7)覆盖于所述主车车架(5)上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工作车间(7)包括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右侧墙及顶面,从而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所述前侧墙与所述右侧墙或左侧墙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右侧墙均设置成能够伸缩且折叠结构形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包括门架(4),所述伸缩梁另一端与主车司机室(2)之间通过球铰(203)与门架(4)相连接,门架(4)通过走行轮(201)落于主车车架(5)上的所述走行钢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门架(4)上安装有带制动的走行驱动部件(204),用于单独驱动或制动所述副车运行。
10.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的作业方法,实施该方法的是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综合作业车高速运行或连挂运行到达作业区,解锁连杆(12)及门架(4),使主车和副车可以相对运动;
b1.主车固定不动,副车在走行驱动部(14)的驱动下向相反方向走行,直至工作车间(7)下方沿线路方向的距离满足作业要求则停止走行,副车固定;
c1.主车固定不动,副车在门架(4)上的带制动的走行驱动部件(204)驱动下向相反方向走行,直至工作车间(7)下方沿线路方向的距离满足作业要求则停止走行,工作车固定;
d1.副车固定不动,主车在主动转向架(3)、从动转向架(10)驱动下向相反方向走行,直至工作车间(7)下方沿线路方向的距离满足作业要求则停止走行,工作车固定;
e1.主车以一定速度运动,副车以不同于主车运行速度的方式向相同方向走行,直至工作车间(7)下方沿线路方向的距离满足作业要求,两车保持该工作区域不变,各自以不同速度匀速走行;
f1.根据实际作业需求下放主车车架(5)和副车构架(13)下部的液压支腿(11),使其支撑于道床;
g1.采用第一吊车(6)、第二吊车(9)将作业设备吊下并落入道床上;
h1.对道床或钢轨进行需要的作业施工;
i1.作业完成后,主车和副车收车,连杆(12)将副车与主车连接锁闭,门架(4)锁闭;
j1.作业完成后,根据实际作业情况主车和副车不收车,保持作业状态,门架(4)锁闭;
k1.整车高速运行离开作业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2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下指纹识别方法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料转向放置式结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