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4997.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斌;陈学东;张熠;张文才;王盛;邹竣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B60B27/00;B60B7/00;F16H57/023;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强度 新型 轮毂 结构 | ||
1.一种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模块(001)、中间连接模块(002)和支架模块(003),其中:
所述轮毂模块(001)包括轮毂密封盖(1)、轮毂(4)、过渡轮毂(5)和半轴(6),所述过渡轮毂(5)和轮毂密封盖(1)分设于轮毂(4)的左右两侧,且三者固连在一起,所述过渡轮毂(5)嵌套在所述半轴(6)的外部,且与半轴(6)的外部相连,该半轴(6)的右端通过定位件进行定位,左端用于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模块(002)和支架模块(003);
所述中间连接模块(002)包括轴瓦(7)、支撑套筒(8)和套筒透盖(9),所述轴瓦(7)套装在所述过渡轮毂(5)上,所述支撑套筒(8)套装在所述轴瓦(7)上且其右端与所述过渡轮毂(5)的外表面相接触,以对轴瓦(7)和半轴(6)进行保护,所述套筒透盖(9)套装在所述半轴(6)的左端,并与支撑套筒(8)左端的内部相连接;
所述支架模块(003)包括支架透盖(10)、支架密封盖(14)、支架组件和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其两端通过所述支架透盖(10)和支架密封盖(14)密封,该传动轴组件的右端与半轴(6)的左端相连,该支架组件通过垫片密封圈(11)与所述支撑套筒(8)左端的外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传动轴(20)、安装在传动轴(20)上的齿轮(19)以及分设于传动轴(20)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安装组件,该齿轮(19)的两侧分别由轴肩及圆螺母进行定位,所述传动轴(20)的右端通过矩形花键与所述半轴(6)的左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轴瓦、轴承座和定位套筒,所述轴瓦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轴承座套装在轴瓦的外部,并安装在支架组件上,所述定位套筒与轴承座相连,以对轴承座进行轴向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左支架(13)和右支架(12),所述支架密封盖(14)安装在左支架(13)上,且两者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所述支架透盖(10)安装在右支架(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3)和右支架(12)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毂(5)和半轴(6)之间采用不锈钢油封密封。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防水的高强度新型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8)与过渡轮毂(5)之间采用不锈钢油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9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