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4301.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晨;水江澜;朱少青;金翼;孙召琴;王绥军;穆居易;黎可;于冉;刘超群;刘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锂离子电池 循环 稳定性 化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封装,并常温静置第二预设时间;
所述锂离子电池静置结束后,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一预设时间;
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交替的恒流充电,所述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的时间为4s-1s、2s-1s、1s-1s或1s-2s,并充电至第一预设电压;其中,所述的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交替的恒流充电,并充电至第一预设电压的过程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化成阶段,且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所述充电化成阶段在常温下进行;
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对充电完成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恒流放电;
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式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循环的恒流充电,并充电至第一预设电压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4.0V-4.2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循环的恒流充电中,正向差式脉冲电流的电流强度为0.1C-0.2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循环的恒流充电中,反向差式脉冲电流的电流强度为0.02C、0.03C或0.04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中,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强度降低到0.01C-0.0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充电完成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恒流放电中,对充电完成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以0.1C-0.2C的电流强度恒流放电至2.5V-3.0V。
7.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方法的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一预设时间;
第二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正-反向差式脉冲电流交替的恒流充电,并充电至第二预设电压;
第三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放电模块,用于对充电完成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恒流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3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