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73851.2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伟;李建华;陆姜全;胡晓磊;史超;刘荣华;曹为理;孙宏伟;陈卫彬;张政;张锐;顾伟康;范小卿;冯骥;潘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 地址: | 222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法兰 焊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包含全自动立体仓储、自动定长切割机、自适应打磨机、自动贴标机、托辊输送线、自动对中机、连续给料输送架、机器人组对焊接工作站、刻码机、法兰库、工位一体机、总控制单元、组对焊接控制单元、立库控制单元、物流控制单元、连续给料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生产线总体由信息系统数据源驱动,各单元接受到生产任务信息后对任务信息进行有效分解,同时采用管长、管径及法兰自动检测技术。切割过程基于数控定长切割机实现来料自动检测、定长、自适应夹持、切断、尾料排除及废屑自动落料。焊接过程结合生产任务信息,后台调取工艺数据信息及视觉识别信息完成法兰方向定位、刻码、装配,以及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加工制造、机床上下料、自动装配加工领域,尤其是全自动直管法兰管件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管件加工类别复杂,组成形式纷杂多样,单一生产模式很难覆盖现有的生产类型。结合成品管件生产类型将管系分为直管、弯管等类型,而直管法兰搭接焊的生产工艺过程一致性好,便于全自动制造模式的开展。近些年,随着管件制造行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单工位半自动化生产单元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过程质量追溯、大批量连续稳定生产的需要,且常常由于附件及管件前处理的周期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管件生产自动化水平。而全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是当前管件装配焊接中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手段。然而,传统的半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大多是只能采用线下切割、附件线下刻码及线下装配、内外圈异步焊接。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追溯能力,极大的限制了智能制造体系效率的发挥,脱离柔性制造的整体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全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
本发明的生产线系统组成包括全自动立体仓储1、托辊输送线2、连续给料输送架3、原材料上料平台4、自动定长切割机5、自动接料装置6、切割缓存链7、自适应打磨机8、自动贴标机9、自动对中机10、机器人组对焊接工作站11、刻码机116、法兰库114、工位一体机115、成品料架12、总控制单元13等部分组成。
全自动直管法兰组对焊接生产线工艺过程:生产工艺过程为管材自动测径、管材入库、管材对中定长、管段切割、管段自由边打磨、管段自动贴标、法兰刻码、法兰之别及定位、管端识别及定位、管法兰组对、机器人自动焊接、成品管自动下线等。
全自动立体仓储解决方案:全自动立体仓储由入库辊道101、入库平台102、出库平台103、双向翻转托辊104、管件抓取机械手105、托盘驱动组件106、管件存储托盘107、上料托辊108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实际使用,在库体左侧设置入库辊道101,入库辊道前端有入库平台102。入库平台102为使用者提供原材料的上料及理料空间。在入库辊道端部设置管件检测设备,用于上库管材的尺寸复核。入库品台102右侧配置出库平台103,便于将尺寸不达标的管件出库。出库方法通过双向翻转托辊104的向外翻出实现。对于合格管件则由双向翻转托辊104翻转至进料输送平台,进料输送平台将管件输送至上料托辊108。管件抓取机械手105抓取管件提升至一定高度,管件存储托盘107由托盘驱动组件106驱动至上料区域,管件抓取机械手105完成管件放置,管件存储托盘107退回管件存储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