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70745.9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卿;黄国涛;曾日卿;江碧玉;阮燕珠;卢钦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杨昕昕 |
| 地址: | 5104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双线 竹芋 组培苗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双线竹芋种植领域,提供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用于解决双线竹芋组培苗的易黄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包括:S11.取双线竹芋母株在地下生长的侧芽,清洗去除基质,除根;S12.将侧芽清洗干净,晾干至表面干燥,消毒灭菌后清洗干净,得到外植体;S13.对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至获取不定芽;S14.将诱导出的不定芽进行增殖培养,扩繁到一定数量;S15.将健壮的不定芽分割为单芽,对单芽进行生根培养一定时间后,既得可以移栽的组培苗。培养过程中幼苗成活率高,繁殖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可以减少植株黄叶率发生,缩短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线竹芋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线竹芋(
目前的双线竹芋组培技术易产生黄叶现象, 不但影响瓶苗的增殖分化和生根,也造成炼苗移栽后叶片焦枯、小苗成活率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生活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
如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大量地繁殖出高质量的双线竹芋种苗来解决市场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双线竹芋的易黄叶率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包括:S11.取双线竹芋母株在地下生长的侧芽,清洗去除基质,除根;S12.将侧芽清洗干净,晾干至表面干燥,用酒精擦拭后加入到酒精中灭菌0.1~2min后,再将侧芽加入到次氯酸钠溶液继续灭菌20~60min,清洗干净,得到外植体; S13.对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至获取不定芽;S14.去除不定芽的顶部和基部,并将不定芽上长出的新芽分离,得到新芽和原芽,对新芽和原芽进行继代增殖,至获取多个健壮的不定芽,对诱导出的不定芽进行扩繁;S15.将健壮的不定芽分割为单芽,对单芽进行生根培养一定时间后,既得可以移栽的组培苗。
将双线竹芋的母本,多次消毒后依次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可以获取大量的双线竹芋的植株,满足市场需求。
培养过程中幼苗成活率高,同样的培养时间内可以获取更多的双线竹芋植株,繁殖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可以减少植株黄叶率发生。
优选地,所述S11步骤中,控制双线竹芋母株的基质至干燥需补水的程度时获取双线竹芋母株在地下生长的侧芽,所述侧芽为未完全展叶的侧芽,所述侧芽的长度为5cm。优选截取的部位,可以显著的提高外植体的灭菌效果。
优选地,所述S12步骤中,将侧芽清洗干净,晾干至表面干燥,用75%酒精擦拭,擦拭后侧芽的长度不小于3cm;将侧芽加入到75%的酒精中灭菌0.1~2min后,再将侧芽加入到0.6~0.8%次氯酸钠溶液继续灭菌20~60min,清洗干净,得到外植体。
优选地,所述S13步骤中,剥去1~2层外植体的苞片使得外植体的长度不少于2cm,控制培养温度25~26℃,湿度45~60%,培养光照强度1000~3000Lux,培养时间10h/d,培养40~50d后获得不定芽。其中d为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丽格海棠快速繁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美丽竹芋快速繁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