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9062.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赵欣;孙全涛;董建峰;崔晓军;李莉;张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8 | 分类号: | B60T13/58;B61H11/14;B61C1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刘雁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混合 制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所述列车划分为若干动车拖车单元,电空混合制动在每个动车拖车单元内进行;所述动车拖车单元上设有牵引控制单元(2)和制动控制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和制动控制单元(3)接收制动指令及制动级位信号;
S2: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计算电制动力理论值Fe0并执行;
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计算本单元制动需求Fu、动车制动需求Fd、拖车制动需求Ft;
S3: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确定电制动力反馈值Fe,并将电制动力反馈值Fe及电制动有效信号发送给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
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接收电制动力反馈值Fe及电制动有效信号;
S4: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根据电制动力反馈值Fe,计算动车及拖车的空气制动补充量并执行;
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包括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和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2);步骤S1中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和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2)均接收制动指令及制动级位信号;步骤S2中,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计算单元制动需求力Fu、动车制动需求Fd;步骤S3中,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将电制动力反馈值Fe发送给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将电制动有效信号发送给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和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根据电制动力反馈值Fe,计算动车的空气制动补充量并执行;同时,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发送拖车制动指令给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2),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1)执行拖车制动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制动指令为拖车补充空气制动指令,所述拖车制动控制单元(32)根据拖车制动指令计算拖车空气制动补充量并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计算拖车空气制动补充量,所述拖车制动指令为拖车空气制动补充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判断电制动力反馈值Fe是否满足本单元制动需求;若是,动车和拖车都不施加空气制动;若否,则执行步骤S42;
S42:判断电制动力反馈值Fe是否满足动车制动需求,但不满足单元制动需求;若是,拖车补充空气制动;若否,动车与拖车都补充空气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控制单元(2)、制动控制单元(3)通过电气硬线信号直接进行信号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施加电制动指令至电制动力正常发挥的时间为t0,施加电制动指令发出后t0时间内,所述电制动力反馈值Fe为电制动力理论值Fe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施加电制动指令至电制动力正常发挥的时间超过t0时,电制动力正常发挥,所述电制动力反馈值Fe为实际电制动力Fe1。
10.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内预设电制动力反馈值正常范围,电制动力反馈值Fe超出预设电制动力反馈值正常范围,并持续预设时间时,所述动车制动控制单元(31)向牵引控制单元(2)发送电制动切除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0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