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分离烟草青枯病菌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8914.5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卢灿华;刘俊莹;夏振远;马俊红;盖晓彤;莫笑晗;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12Q1/689;C12Q1/686;C12Q1/0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刘明哲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菌 病原菌 分离纯化 分离烟草 叶脉 维管束 简易 病原 采集 叶柄 病原菌培养 发明目标 菌悬液 病样 病叶 扩增 切取 制备 微生物 烟草 田间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简易分离烟草青枯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病样采集;2病原菌分离;3病原菌培养;4菌悬液制备;5PCR扩增与鉴定。本发明采集田间病叶,切取叶柄处的叶脉维管束,利用叶脉维管束中青枯菌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微生物这一特点,分离纯化烟草青枯病菌,本发明目标选择性强,纯化速度快,效率高,分离纯化率在84%以上,而且可确保为该病病原菌。采用本发明,可快捷准确地获得目标病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一般的科技人员也十分容易掌握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分离烟草青枯病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1880年,烟草青枯病首先发现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兰维尔(Granville),也称作“Granville wilt”,而后在印度尼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逐渐演变为烟草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烟区普遍发生,其中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浙江、安徽、四川及贵州等省危害严重。云南省早在1987年就有烟草青枯病的报道,但危害较轻。2002年以来,云南省南部旱地烟区青枯病危害逐渐加重,局部地块发病率达到80%以上。目前,该病在云南省的文山、保山、临沧、红河、昆明、玉溪、曲靖、昭通、大理、丽江、楚雄和德宏等州市均有发生,其中文山、临沧、保山和德宏的部分地区发病较为严重。虽然烟草青枯病在云南省发病较为严重,但对该病的研究相对不足,尤其在病原学方面的研究尚少。分离纯化该病病原菌获得纯培养物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
烟草青枯病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病原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9-2μm×0.5-0.8μm,有1-3根鞭毛,多单极生,无荚膜。病菌生长温限10℃-37℃,30-35℃最适。现有的分离方法为组织分离法,用灭菌后的刀削去植株茎杆病健交界处的表皮,取病健交界处的维管束组织,置于无菌水中浸泡后划线稀释菌液的方法纯化病原菌。由于烟草青枯病经常与黑胫病等根茎病害混合发生,加之显症茎杆中含有大量其他腐生菌。因此,该方法常会分离到多种其他的微生物,而得不到该病病原菌,分离纯化效率低。一般的科技人员采用组织分离法,常会导致分离不到烟草青枯病,将目标病原搞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分离烟草青枯病菌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而准确地获得该病病原菌,有效排除其他病菌,提高分离纯化效率。
一种简易分离烟草青枯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病样采集
从田间采集发病的叶片,观察叶脉维管束是否有黑色斑点,若有则视为青枯病发病株;将整片叶片放入采样袋,带回实验室。
2、病原菌分离
去除叶柄以外的组织,用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刀片切除叶脉维管束以外的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切取叶柄基部的叶脉维管束;将叶脉维管束用无菌刀片切成若干块的组织块;置于含有无菌水的灭菌培养皿中浸泡5-10min,待组织块周围有乳白色菌液溢出后,用无菌枪头混匀菌液。
3、病原菌培养
用移液器吸取菌液滴加到TTC平板的一侧,用无菌牙签划线,超净工作台吹干后置于28-30℃培养箱中暗培养24-48h。22-25h后形成透明的小菌落,36-48h后形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菌落,具有较宽的白边,流动性较强,中间呈粉红色或浅红色稀液状。
4、菌悬液制备
5、PCR扩增与鉴定
烟草青枯菌的PCR鉴定采用通用引物Rs-759
(5'-GTCGCCGTCAACTCACTTTCC-3')和Rs-7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芽孢杆菌SP-5及其右旋糖酐酶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除臭菌剂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