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7359.4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丰;陶博;刘峻松;李苏雷;邱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导管 心肌 细针芯 超声引导 外膜 穿刺 穿刺针 给药 三联 注射 药物注射装置 二次损伤 给药方式 实验动物 心脏跳动 注射位置 注射药物 时间点 并发症 可控 气密 胸壁 创伤 撤出 申请 转化 安全 | ||
1.一种三联微导管装置,用于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进行心肌内注射,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穿刺针、微导管、细针芯;
粗穿刺针形成为管体,其第一端为形成有斜面的尖端,用于穿刺胸壁;
微导管为具有柔韧性的管体,其第一端为形成有斜面的尖端,用于刺入受试者的心肌内;
细针芯形成为实心的,其第一端为形成有斜面的尖端;
微导管和细针芯的长度大于粗穿刺针的长度;
微导管插入于粗穿刺针中,微导管与粗穿刺针之间形成为气密的;
在穿刺过程中,细针芯插入于微导管中,且细针芯与微导管之间形成为气密的;在注射药物时,细针芯自微导管中撤出,微导管的第二端与药物注射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形成有标记物,该标记物在超声下具有强回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穿刺过程中,在穿刺胸壁时,所述粗穿刺针的第一端的斜面、微导管的第一端的斜面、细针芯的第一端的斜面对齐,构成一个平整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心肌穿刺时,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和细针芯的第一端一起自所述粗穿刺针的第一端延伸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导管包括沿其长度分布的多个标记物,其中至少一个标记物位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穿刺针外侧形成有刻度;所述微导管外侧形成有刻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穿刺针的第二端形成有端座;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形成有端座;所述细针芯的第二端形成有端座;
所述微导管的端座的第二侧形成有凹穴;所述细针芯的端座的第一侧形成有凸头;所述凸头可拆卸地卡入所述凹穴中,使得所述微导管与细针芯形成为一体。
8.一种超声引导下经胸经心外膜心肌内注射的方法,其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联微导管装置进行注射;
细针芯微插入导管中,微导管插入粗穿刺针中,在粗穿刺针、微导管、细针芯的第一端对齐的情况下,进行胸壁穿刺;
在胸壁穿刺完成后,将微导管、细针芯一起延伸超出粗穿刺针的第一端,选择适当的心外膜穿刺点,以预定角度刺入左心室的心肌的预定深度,完成心肌穿刺;
撤去细针芯,将微导管的第二端与药物注射装置连接,将药物经由微导管而提供到心肌中;
给药完成后微导管先回撤入粗穿刺针,超声观察无心包积液且血液循环稳定,再连同粗穿刺针一起共同撤出胸壁,封闭皮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心肌内的深度为1-5cm;
当微导管的第一端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中的心肌层,且在心脏舒张期与心内膜层的距离D1、与心外膜层的距离D2均大于2mm时进行药物注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心外膜穿刺点与左心室短轴中心线的连线与插在一起的微导管与细针芯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3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