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制导灭火弹、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4000.1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明;郭晓伟;孟宪玮;袁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恒宇众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7/40 | 分类号: | A62C37/40 |
| 代理公司: | 61257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艳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纺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弹 可控制 着火点 导引头 四象限 弹体 弹头 控制仓 舵机 灭火 火箭发动机 控制器控制 灭火系统 灭火效率 内部安装 温度信息 控制器 偏差率 温度差 尾舵 测量 飞行 | ||
一种可控制导灭火弹、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可控制导灭火弹包括弹体,弹体前端连接有弹头,其内部安装有四象限导引头,四象限导引头用于测量弹头前方各个方位的温度信息;弹体后端连接有控制仓,控制仓内安装有控制器、若干个舵机和火箭发动机;本发明采用四象限导引头,可以精准获取弹头不同方向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差判断出着火点的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舵机来调节尾舵的朝向,进而使得可控制导灭火弹朝向着火点的位置飞行,最终可控制导灭火弹对着火点进行精准灭火,提高灭火效率、降低偏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救援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导灭火弹、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大、中城市,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逐渐增加,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扑救,已成为各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考验。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灭火扑救,一般消防车难以达到高层建筑物的高度,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无人机带动制导灭火弹进行灭火,无人机将制导灭火弹带到与着火的高程建筑物同一水平高度下,进行制导灭火弹的发射,制导灭火弹射入火场进行灭火。然而,这种灭火方式需要救火人员进行遥控操作,由于火灾现场烟气太大,救火人员不能明确的获取着火点的具体位置,而且普通灭火弹发射后,由于飞行角度无法调节,灭火弹难以命中着火点,不能有效的扑灭火源,导致延误救援,给火灾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导灭火弹、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在火灾现场不能明确获取着火点位置的情况下,可控制导灭火弹点火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自动获取着火点位置并调节飞行角度,以使其正确命中着火点。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为:可控制导灭火弹,包括弹体,弹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灭火粉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沿其前端延伸到后端并伸出的导爆索;
弹体前端连接有弹头,其内部安装有用于测量弹头前方各个方位的温度信息的四象限导引头;
弹体后端连接有控制仓,其内安装有控制器、若干个舵机和火箭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接收四象限导引头发出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计算生成控制信息发送至每个舵机;
控制仓外部安装有与舵机连接的尾舵,每个舵机均用于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调节尾舵的转向,以调节可控制导灭火弹的飞行方向。
进一步地,每个尾舵均为薄片板体,间隔且垂直设置于控制仓外壁上,若干个尾舵位于弹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进一步地,每个尾舵均通过连接装置与舵机相连接,连接装置的内端与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外端与尾舵连接,连接装置用于在舵机的带动下带动尾舵相对于控制仓外壁转动。
进一步地,弹体与弹头之间、弹体与控制仓之间均设置有堵板,堵板为圆板,圆板的直径与柱状的中空壳体的外径相等;
圆板的两面靠近其边沿处均向外延伸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用于伸入柱状的中空壳体的两端、弹头的连接端或控制仓的连接端内部,并与柱状的中空壳体的两端、弹头的连接端或控制仓的连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堵板之间设置有一管体,且两个堵板上设有与管体相连通的通孔,管体用于固定导爆索,还用于供四象限导引头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线路穿过。
进一步地,管体位于弹体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弹头的前端中心处设置有一椎体。
进一步地,弹体外壁上设置有与其走向一致的若干个边条翼,每个边条翼均为薄片板体,间隔且垂直设置于弹体外壁上,若干个边条翼位于弹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恒宇众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恒宇众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